第20部分(第2/4 頁)
以後收斂一些,不要再企圖與政府作對。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突如其來的緊張局勢(9)
但儘管如此,事實還是證明國王接納的是羅斯柴爾德的意見,而不是梯也爾的意見。國王心底裡很討厭激進、革命的梯也爾。路易斯·菲利普頂住了兒子和首相的宣戰提議;還宣告堅決反對任何海上演習。終於,好戰的首相和反戰的國王在對幾大國的通牒上達成了一致,這一通牒法國做出了許多讓步,幾乎沒有什麼苛刻之處,法國沒有對敘利亞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希望關於廢除邁海邁特·阿里的提議可以被取消。
英國不想讓危機進一步擴大,所以欣然地採取了和解的態度,做了肯定的回覆。但是被梯也爾煽動起來的狂熱思潮卻是短時間內難以平復的;即使梯也爾本人也無法消弱民眾的怒火吧。有人企圖刺殺國王失敗後,國內的局勢更加緊張了;面對外患內憂,梯也爾感到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終日。國王則開始堅決地支援保守黨,因為他們傾向於和平。這一黨派近來正在急速擴張,其成員大多是富裕階層,他們為自己的財富擔憂,所以害怕戰亂。但是要梯也爾改變立場卻沒那麼容易。一次,國王準備做一篇評判時局的演說,梯也爾建議他應該譴責倫敦條約,討論廢除邁海邁特·阿里的事,並宣佈在1841年招募新兵。但是路易斯·菲利普拒絕在演說中提到這些事。
國王斬釘截鐵地說:“我想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我要支援安定和睦,而不是蓄意挑起戰亂。我們加強軍備是為了防禦,而不是為了侵略。”
梯也爾回答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無法達成共識了。我也別無選擇,只能辭職了。”
國王說:“那也好,我將會接受你的辭職。”
梯也爾接受了國王的暗示,離開了。國王隨即解散了梯也爾內閣。
他們的這番對話是在1840年10月20日。之後,國王頗感解脫地跟阿波尼伯爵說:“我覺得現在擺脫梯也爾真是最合適不過的時機了。可以說,他是我在維護和平道路上的主要障礙。”
巴黎乃至整個歐洲都為這一改變慶幸不已,新政府名義上是由蘇爾特元帥(Marshal soult)主管,但事實上任外交大臣的基佐(前駐英國大使)才是政府的實際首腦。巴黎的羅斯柴爾德興高采烈地報告了新一屆政府的任命情況,並特別提到:由於新任財政大臣休曼()啟用了市場信心,債券行情出現了好久以來罕有的上揚趨勢。當時急需出臺一項政策,因為在聯軍猛烈進攻下,邁海邁特·阿里的繼子所在的敘利亞城堡剛剛失守了,其軍隊丟掉了所有的武器裝備,一路撤退到了蘇伊士運河邊上。同時,英國海軍上將率領的艦隊已經到了亞歷山大城,出現在邁海邁特·阿里的府邸前了。上將和邁海邁特很快達成了協議:邁海邁特的軍隊從敘利亞全境撤出,不過邁海邁特在埃及的地位將繼續保留下去。 。。
突如其來的緊張局勢(10)
所羅門在法蘭克福得到這一訊息後非常高興,因為這意味著東歐的衝突被妥善解決了,富有遠見的他立即開始為法國下一步的行動鋪路架橋了。法蘭西可以換換臉色了,因為她的榮譽已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維護。不過還是有傳言說法國還在考慮要把軍隊擴充至50萬。
1840年12月10日,所羅門向維也納寫信說:“我不相信法國還會考慮挑起戰爭,這與其利益是不符的。不過我還是認為應該照顧一下法國人的自尊心,使他斷了要採取任何軍事行動的念頭,從而也使其國內的緊張局勢以及與其他各國的分歧被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邀請法國參加旨在解決東歐衝突的會議是不是一個好辦法呢?……如果法國成為該會議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麼在我看來,其國內的首腦一定會向民眾宣稱法蘭西再次被歐洲社會盛情接納了——他們也不再有擴充軍隊的理由,局勢將持久、穩固地太平下去。”
所羅門在信中吩咐維也納的維澤姆斯特恩和高爾施米特經理:“請在合適的時候向首相傳達我的意思。如果他贊同我的提議的話,他很可能會那樣做的——我敢肯定一定會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
不過這一提議非常及時,因為梅特涅首相還剛剛說到應該透過外交方式去要求法國停止擴充軍隊的計劃。
詹姆斯決心要進一步阻止梅特涅這樣做。他在給哥哥的一封信裡(像往常一樣,這封信一定被送到梅特涅那裡)頗費心思地想勸服首相放棄強迫法國裁軍的打算。
他寫道:
“親愛的哥哥,不要認為有發生戰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