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案而不是問題本身。學會問問題的簡單方法是每天擁有良好情緒,諸如愛、熱情、信念、健康、成功、卓越、快樂、感恩、貢獻、溫暖、行動等。
心理學研究發現,潛意識無法分辨真假,如果你不斷輸入想要的資訊,它就以為是真的。如果你每天一早起床就不斷念以上12項所想擁有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心態就會往那些方向改變,經過21…30天養成習慣 ,那些感受會在潛意識中出現,每天就會有良好的情緒出現。
因此,你不妨馬上列出12種所想擁有的情緒,配合前面的步驟進行,那麼每天都感覺到快樂是很容易的事。
本章開啟自己寶藏的“鑰匙”
1、改變肢體動作,如:深呼吸,健身,可使心情馬上達到巔峰的快樂狀態;
2、改變注意力,如:看好的積極的那一面,不注意負面的人與事,心境自然會快樂起來。
。 想看書來
怎樣有效地與他人溝通(1)
要有良好的溝通品質
最重要的是自我溝通
溝通的目的是
讓自己和對方感覺很好
一個人生活的品質決定於他的溝通能力,溝通包括自我溝通及與他人溝通。第五章介紹了與自己積極溝通的四種方法,本章將強調如何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1。 溝通滿足三個目的
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或許你會回答,是讓別人採納自己的意見,或分享自己的快樂。大體而言,溝通的目的有三個:
一、放大正面心情,表達愛和關懷,分享快樂;
二、釋放負面情緒,尋求幫助;
三、提出某些建議以產生良好的結果。
其實,三者最終目的都在於“讓自己和對方感覺很好”。最重要的是傾聽雙方講話的目的,而非爭辯誰對誰錯。一個人的行為好不好,決定於當時的心態。因此頂尖人物溝通時,會把人與心情分開。
2。 溝通的四大策略
策略一:傾聽。
在傾聽時要避免打斷對方說話,等到對方停止發言時,再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傾聽過程中,要發出“嗯……”“是……”之類的聲音,表示認同對方。
而更佳的方法是不斷地讓對方發言,愈保持傾聽,愈增進溝通的效果。
在溝透過程中,80%是傾聽,其餘20%是說話,而在20%的說話中,問問題又佔了80%,以問問題而言,越簡單明確越好,答案非是即否,並以自在的態度和緩和的語調錶達,那麼一般人的接受程度都極高。
策略二:溝通中不要指出對方的錯誤,即使對方是錯誤的。
若你溝通的目的是不斷證明別人的錯處,則溝通豈能良好?你是否曾遇過一種人,他認為自己什麼都是對的,且不斷地去證明,但卻十分不得人緣?
因此,不妨讓與你溝通的對方不失立場,同時也可以讓他以另一種角度來衡量事情,而由他自己決定什麼是好是壞。因為凡事無所謂對錯,只是適不適合你而已,溝通的道理也是這樣的。
策略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