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利和名聲的追求,又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滿足自然的需求?如果是這樣,即便是最普通的勞動者也足以滿足自身的需求。那麼,人類被稱作為‘改善生存環境’的偉大目標的價值何在?”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關懷、得到他人的同情、讚美和支援,這才是我們想要透過一切行動得到的價值。”
第二節生存自由與價值平等
“人是主人,也是奴僕。”
——別爾嘉耶夫自由與平等是人性之中最根本的兩項需求,歷史中無數革命的根本目標便在於實現此兩專案標。但是,儘管經過了許多革命者與思想家的努力,自由與平等依然遙不可及。作為企業員工,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也是一個恆久的主題。今天,這兩者卻逐步轉變為現實。——經濟發展使人的自由和平等得到最大化的發展。
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限制來自生存本身,而非他人和外力的作用。
平等則體現在價值更換上,真正的平等並非烏托邦思想家們所規劃的人人享受同等待遇、財富平均分配,而是依據個人的能力和付出給予相應的價值回報。無能力與無付出者得不到他人的認可與價值的體現。——這樣儘管存在著貧富差距,卻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重要性要高於自由,在所有企業組織成員享受平等時,哪怕是相對的自由約束,大家也能夠接受,因為這種約束不是來自領導者的,而是包括領導者都需要共同遵循的規則。
BOOK。▲紅橋▲書吧▲
第53節:第三章 人性致勝(7)
——平等是企業組織的根本。
生存的制約——有限制的自由
“人是主人,也是奴役。”這是俄國著名哲學家別爾嘉耶夫在《人的自由與奴役》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在他看來人類很難享受無限制的自由,因為存在即是一種奴役,我認為這是對自由最為精彩的一種解釋。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完整的社會中,儘管個體的復興使我們享受到獨立的人格和個性,但沒有一個人可以解決自我一生所需要的任何問題,即我們美好的生存有賴於他人的付出和幫助。——儘管我們是以個體存在,但我們只是生存在社會環境下的一個個體。
存在成為對我們自由唯一的制約,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最大化的自由。
人人期望的自由是什麼?這是討論自由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我認為絕對的自由便是依照自我思維去做一切自身希望做的事。曾幾何時,人們為了這一自由目標浴血奮戰,但今天我們知道這樣的自由是不現實的,因為,在我們的內心中總是存在一些“惡”的願望,如果這類願望也能夠得以實現,那麼,我們就休想得到片刻的安寧和和諧。
——享受絕對的自由並非益事。那就需要對自由進行分解,什麼樣的自由是有益的,什麼樣的自由又是無益的,乃至有害的。能夠將這兩者分辨開來,提倡有益的自由,這或許便是生存下的自由。因為無益的自由往往乃是良好生存的破壞者。
對於個體來說,有益的自由包括兩個方面:不傷害他人的利己自由和利他自由。利己自由在於滿足自我生活需求,利他自由在於創造個體價值和贏得身份認可。一個人如果僅僅滿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而沒有對他人形成幫助,或對社會做出貢獻,那麼,此人幾乎是沒有價值的。
——“人是主人,也是奴役。”
對於企業的員工來說,必須思考的一件事是你需要什麼樣的自由?自由的主體是自我,而自由的表現則是行為。而人的行為莫過於四種:損人不利己、損人利己、利己利人與利人不利己。很顯然,如果你渴望的行動是損人不利己和損人利己,則你心目中的自由乃是不合理的需求。對於利人不利己,我們儘管讚賞,卻並不提倡。畢竟,我們生存在一個經濟主宰的社會,一味不計回報的付出將使得個體價值消失。
認識到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同時認清應該獲得一個什麼樣的自由,對於員工最大化實現自身價值是有重要幫助的。
當員工選擇一家企業時,考慮的應該是能否獲得自身的需求,同時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這才是個體時代真正的職業精神。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計較自身的利益,最終企業將無法生存下去,那麼,員工也將失去生存的價值。——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自身獲得了多少財富,而在其獲得了多少他人的認同和社會的正面評價。
◇BOOK。◇歡◇迎訪◇問◇
第54節:第三章 人性致勝(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