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取得更大的成功;當“良好的”的實踐計劃付諸實踐的時候,他們又是如何通力合作,為公司創造出更加積極的工作環境。本書向讀者提供了針對這兩種能力的指導性意見,不僅是為了使更多的員工發展成“高效實幹”的職員,而且也意在促進“高效良好”的公司的建立。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實幹家綜合徵自我意識的挑戰(1)
18世紀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曾經說過:“當人們沉思的時候,一個真實的自己便不言自明。這是人類獨有的一種能力,它使人類優於地球上其他任何一種生物。”不幸的是,許多隻知一味埋頭苦幹的人並沒有足夠的自我意識。他們期盼成就成功的事業,但是自我意識的缺乏妨礙了他們自身能力的發展,使得他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他們對於自身的特點、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為缺乏基本的自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常常忽略自己的缺點、無視自己的選擇(或者自己所缺少的品質),最終與成功擦肩而過。
無視實際情況,盲目否定一切會產生十分糟糕的後果,有的結果甚至是毀滅性的。有意忽視壞訊息猶如掩耳盜鈴,雖然暫時能夠“眼不見心不煩”,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如果對壞訊息置之不理,後果會更加不堪設想。
啟發式小故事
下面的兩個小故事取材於現實生活,反映了實幹家在商業領域所面臨的有關自我意識的挑戰。這兩個故事背景迥異,但是主題相似:第一個故事以職場的分工協作為背景,第二個故事則是關於在工作中如何顧及他人的感受。
我們將這兩個故事作開放式處理——沒有結尾,意在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思考空間。你會怎麼做?當你處在那樣的情景時,你會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嗎?你會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你能一直將擁有清醒的自我意識放在首位嗎?你對自我的瞭解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歷久彌新、價值依舊嗎?擁有清晰的自我意識,不僅能夠對我們自身的缺點有建設性的指導作用,而且能夠使我們充分利用自身的優點。達到這樣的設想並非易事。但是,坦率地說,在我們職業生涯的發展過程中,能夠洞察自我,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是我們學習、發展和建構平衡的高效工作方式的最基本條件。
埋頭苦幹……過度忙碌
“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是忙碌不堪,”本恩(Ben)對他的同事說,“但我似乎又總是趕不上工作進度。”本恩就職於一家客服公司,這家公司專門為小企業提供資助、培訓和諮詢服務。本恩是一位極具埋頭苦幹精神的職員。他樂於幫助他人,一天到晚似乎總是在為答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