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完成了對雅虎中國的併購,這一事件所引起的爭議甚至蓋過了不久前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百度公司的風頭。當時,網路上眾說紛紜,有人說,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是因為看到百度的股票上漲了,也想在搜尋上分一勺羹。而馬雲在北京大學的這段話,也可以看成是對這一類說法的一個回應。
我覺得我們不要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我不會因為Google和百度的股票上漲,就也想做什麼,就像四五年前我不相信簡訊會改變網際網路,也不相信遊戲會改變生活,我不希望我的兒子玩遊戲,我也不想別人的兒子玩遊戲。我堅信電子商務會影響中國經濟,中國正因為缺乏誠信體系,缺乏網路基礎的建設,所以它會有一個蛙跳式的發展。
聯絡馬雲之前一直強調的“專心做一件事”的觀點,在這次演講中,馬雲實際上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反駁“跟風百度”之說了,而是將他和阿里巴巴所做的事情,確定為了公司的發展目標,而且這個目標顯然不是一兩年內就可以達成的。
為什麼馬雲一直孜孜不倦地堅持“專心做一件事”呢?我們不妨從馬雲更早的講話中尋找答案:
一個公司在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犯錯誤,第一是有太多錢的時候,第二是面對太多機會的時候。一個CEO看到的不應該是機會,因為機會無處不在,一個CEO更應該看到災難,並把災難扼殺在搖籃裡。
併購雅虎中國是阿里巴巴擴充自身實力的一個有利機會,但是馬雲似乎更願意將它定義為一個扼殺災難於搖籃之中的必要措施。早在2005年以前,馬雲其實已經意識到了搜尋引擎技術對網際網路公司發展的重要性。阿里巴巴要鞏固自己的“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的地位,並更快更穩地向國際市場擴張,透過併購(不一定是雅虎中國)獲得當前最先進的搜尋引擎技術,顯然是必要的,也是很不錯的一個捷徑。所以,儘管外界對這一樁併購有頗多猜測和爭議,但馬雲所看重的是這一併購所帶來的促使公司業務結構升級的結果。而如能實現了這一點,這一次併購在馬雲眼裡當然是值得的。
一切皆為目標服務,一切皆為“專心做一件事”,雖然馬雲疲於向所有人解釋到底是“美國雅虎併購阿里巴巴”還是“阿里巴巴併購雅虎中國”,但他的內心卻始終是十分清楚的。
§虹§橋書§吧§。
第5節:第一章 永不放棄(3)
我想告訴大家,創業、做企業,其實很簡單,一個強烈的慾望就是說,我想做什麼事情,我想改變什麼事情,你想清楚之後,你永遠堅持這一點。
人一輩子都在創業
我一直認為人一輩子都在創業,以前深圳有一個口號叫做“二次創業”,我不太同意這個,同一批領導是沒有辦法二次創業的,因為從第一天創業你就一直在創業。
馬雲認為創業者既然選擇了創業,就必須一直堅持下去。暫時的失敗並不能代表永遠的失利;一時的成功並不能代表將來的成功,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在理想的道路上堅持下去,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
那時候,很多人說阿里巴巴如果能成功,無疑就是把一艘萬噸輪(船)抬到喜馬拉雅山上面。我跟我的同事說我們的任務是:把這艘萬噸輪(船)從山頂抬到山腳下,別人怎麼說,(是)沒辦法的事。你自己要明白,我要去哪裡?我能對社會創造什麼價值?創業的時候,我的同事可能流過淚,我的朋友可能流過淚,但我沒有,因為流淚沒有用。
* * * * * * * * * * * * * * * *
創業者沒有退路,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
毫無疑問,馬雲所說的成功是一種堅持的成功。正如馬雲所言,放棄就等於失敗,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雖說在外界看來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經非常成功了,但是馬雲仍然不忘告誡公司員工,要對外界的讚譽置若罔聞。
因為我們要做102年。有一天如果你上了什麼封面,你就把自己當作上了一個娛樂雜誌一樣。不要認為那是成功,成功是很短暫的,背後所付出的代價是很大很大的。
馬雲一直在試圖告訴創業者們一件事:
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來,但有一天一定會到來。困難不能躲避,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扛。9年創業的經驗告訴我,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面對。創業者就是要面對困難。
雖然創業之路充滿艱辛,但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