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頁)
王文鼎為了買這個遊擊官員,差點搞得傾家蕩產,這時候,正是缺錢用呢!見丁碧給他這麼多銀子,自然感激萬分,真是千恩萬謝。
送丁碧出門時,王文鼎說道:“丁大人以後有用得著俺王文鼎的時候,請儘管吩咐就是了。”
丁碧聽了,也很高興,心裡說:俺就等你這句話呢。但他嘴上卻說道:“以後手頭有困難,俺還可以支援你,可不要見外喲!”
丁碧走了之後,王文鼎回到家裡,看那五百兩白銀,對家裡人說:“這可是雪中送炭啊!丁大人的恩情,俺終身不能忘!”
且說丁碧回到府裡,把尤利也、喀拉夫找來,對二人說道:“事情基本上已辦妥了,你們二人誰先回去送個信兒,讓汗王放心。”
尤利也說:“俺留下來,讓喀拉夫回去送信吧!”
丁碧又對喀拉夫說道:“只能用口頭傳達,不能用書面文字,一旦被搜出來,前功盡棄。只要用一句話即可,那就是:事情已經辦成。多說也沒有用,只不過是說大話罷了!”
喀拉夫問道:“到時候,可需要暗號聯絡?”
丁碧說道:“到那時,俺可以及時射出箭信,讓他們留心就好了。”
喀拉夫遂從鐵嶺出發,回赫圖阿拉去了。
一天,丁碧來到北門城樓,見王文鼎在指揮守城士兵搬運礌石、滾木,做加固城防的事情。看了一會,丁碧對王文鼎說:“再堅固的城防,建築在腐敗的基礎上,都是無用的。”
開始聽了,王文鼎不領會話中含義,過了一會,他才懂得,便說道:“心到神知,良心不得受譴責。”
丁碧聽後,聳了聳肩膀,臨走時又問道:“可有錢花了?那點銀子用完了,別不好意思,還去到俺那裡去拿些來,不要客氣嘛!”
王文鼎送走了丁碧,心裡說:他的意思是不支援俺搞備防事。想了好久,他想不通了碧為什麼要這樣自此,王文鼎對守城的事更放鬆了,那些守城士兵見主將不大積極,也樂得輕閒,北門的防務更差了。
且說喀拉夫回到赫圖阿拉,何和理帶他向汗王努爾哈赤回報以後,汗王說道:“鐵嶺城易守難攻,若無內應,他們又有火炮,咱們攻進去會有很多傷亡的。現在行了,北門是丁碧和王文鼎負責。那個王文鼎該不會有變化吧!”
喀拉夫趕忙回答道:“不會的。王文鼎第一次受了了碧五百兩銀子。俺離開鐵嶺時,丁碧還準備給他再送去五百兩去。”
努爾哈赤聽了,很高興地說道:“丁碧這人很有本事,不把金錢看得太重。他能主動把送給他的錢,又拿出來去為大金國辦事,這就不容易做到。可見是一個人才啊!難得、難得!人才難得啊!”
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天命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後金國汗王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四大貝勒,諸位大臣、將領等五、六萬兵馬,向鐵嶺進發。
後金兵馬到達三岔堡,人老邊十四、五里時,鐵嶺守將李克泰接到探馬報告說:“努爾哈赤帶兵近十萬人馬,來攻鐵嶺城,兵已到老邊了。”
李克泰聽完報告,又立即派侍衛騎上快馬,去瀋陽報信,並請求急發救兵,前來支援。
那瀋陽總兵官李如幀得報後,顧慮重重,又畏縮不前,本來一晝夜的時間,就可以到達鐵嶺,他徘徊觀望。他的副將張章建議道:“這救兵如救火,如此慢慢吞吞,等俺到達鐵嶺,努爾哈赤早把城攻下來了。”
李如楨聽了,竟說道:“你操的心太多了,管的事也太寬了!”
仍然行軍遲緩,直到二十五日,李如楨的軍隊還在途中,不願前去支援。
再說鐵嶺城裡,李克泰、喻成名等,急忙通知守門士卒,將城門緊閉,加強防備,以待迎擊後金兵馬。
藉著後金兵馬未到之時,李克泰與喻成名商議一下,東、南、西三門的守備力量都得到了增強,西門的吳貢卿也很認真。他們最不放心的就是北門。
李克泰對喻成名說:“有人向俺報告,丁碧府裡有兩個女真人,俺也不便去問,更不好去查。難道他想……”
喻成名說道:“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這個人難說啊!那個王文鼎跟他怪緊的,說不定他們之間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這樣吧,俺這裡有一個人名叫湯山,為人很有心計,武功也不錯,讓他到北門去,協助王文鼎守城。”
說完之後,喻成名又小聲告訴他說:“湯山去北門兩個任務,一是督促守城,另一個任務,發現有人開城門投降,立即殺死,不問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