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他能夠在制訂作戰方案時,把敵人高階將領的指揮特點、行動規律包含在其中,使整個戰鬥勝券在握。
在抗日戰爭時期,劉伯承元帥深知日軍指揮官傲慢自負,目空一切,作戰時呆板地按照條令、操典、戰鬥文書行事的特點,便相應地制定作戰計劃,打了許多勝仗。響堂鋪一仗就是一例。抗戰初期,蔣介石數百萬大軍在日軍的進攻面前節節敗退,所以日軍也把八路軍當做蔣軍,不放在眼裡。1938年3月31日,敵軍有一百八十輛汽車將透過響堂鋪前往涉縣,劉伯承將軍定下決心,要在響堂鋪打日軍的伏擊,但是,日軍會不會臨時改變計劃呢?這是人們最擔心的問題。出自對日軍指揮官心理的分析,加上對敵情的瞭解,劉伯承指出,只要部隊注意隱蔽,不過早暴露行動意圖,敵人是不會改變行動計劃的。果然不出所料,那天上午敵人的車隊浩浩蕩蕩開進了我軍的埋伏圈,經過兩小時的激戰,全殲了敵人的汽車和押車部隊。這一仗使前來觀戰的國民黨軍東路將領不得不佩服劉伯承將軍的智謀。
劉伯承元帥一生經歷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全部過程。在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基本態勢下,從游擊戰到運動戰、陣地戰,從小規模的戰鬥到百萬大軍對陣的大會戰;從單一兵種作戰到諸兵種聯合作戰,他都經歷過、指揮過。戰爭的物件、規模、樣式和特點都在不斷變化,但劉帥卻能以不變應萬變。
無論什麼局勢,他都根據戰爭態勢把握全域性、靈活用兵,運用軍事辯證法把戰略、戰役、戰術統一起來。細心謹慎,再加上“包天膽略”,這就是他百戰百勝的法寶。
4 家庭婚戀之謎
劉帥一生雖歷經坎坷,卻擁有真摯的愛情和美滿的家庭。然而,有誰知道,美滿的家庭中也曾有過痛徹心肺的哀傷……
4。1 蠅頭小楷寫成的情書
1911年,劉伯承從戎,從此開始了軍旅生涯。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便作主在家鄉為他選定了一門親事。由於軍務繁忙,夫妻很少在一起。1921年,劉伯承駐防奉節時,為了孝敬母親,便把母親和妻子從開縣老家接到奉節同住。但由於操勞一生的母親過不慣遠離故土、養尊處優的日子,沒多久便又帶著兒媳回到了開縣的鄉下家中。
1924年,劉伯承在重慶養傷期間,結識了吳玉章、楊闇公等革命家,並在他們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從此,長期南北征戰,與家中失去了聯絡。1936年他才又與紅軍戰士汪榮華喜接良緣、並陪伴終生。
汪榮華出生在安徽六安縣郝家集一個普通農家。六安縣地處大別山麓,山青水秀、林木茂盛,是個掀起反封建革命鬥爭熱潮較早的地區。這裡曾爆發過著名的六安、霍山起義,群眾基礎較好。1930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師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汪榮華的姑父馮先卓先生曾畢業於復旦大學,他在讀書時接觸了馬列主義,並加入了共產黨。受姑父和革命氣氛的影響,汪榮華幼小的心靈裡播下了革命火種,她和男孩子一樣,打土豪、分田地,站崗放哨,幹得十分起勁。1931年,獨山區青年掀起了參加紅軍的熱潮,村裡的青年都踴躍參軍。少婦送郎當紅軍,父母送子上戰場,人們都以參加紅軍為光榮。
“當紅軍去”——這個埋藏在汪榮華心底的願望更加強烈了,於是,她毅然報名參加了紅軍。當時她只有十四歲。
參加紅軍後,汪榮華先是被分配到十二師政治部宣傳部婦先隊工作,後又調往英山區少共婦女部工作。1932年,蔣介石對鄂豫皖進行第四次“圍剿”。反“圍剿”失敗後,汪榮華才撤離英山縣轉入十一師從事醫務工作。1934年,又調任省委少共婦女部當巡視員。第二年春天,又調任省蘇維埃郵政局副局長。
1935年6月中旬,一、四方面軍在懋功勝利會師,劉伯承與汪榮華就是在會師中相識的。
一、四方面軍會師後,黨中央派中央代表團慰問廣大指戰員。一大早,機關的工作人員和部隊的戰士就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街頭,歡迎中央代表團的到來。
在熱烈的歡呼聲中,一位戴著眼鏡、富有軍人氣質的人引起了汪榮華的注意,她急忙問站在身邊的陳明義同志說:“那個戴眼鏡的人是誰呀?”陳明義告訴她:“他是劉伯承總參謀長。”從此,劉伯承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汪榮華調到了總參謀部四局工作,與劉伯承在一起的機會多了。這段時間,他們在一起加深了相互瞭解。
劉伯承常常在繁忙的軍務之後,教汪榮華學政治、學文化,給她講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