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法,找到動詞的準確含義後再去翻譯。這樣就不會錯。後來,劉伯承還專門給劉蒙買了一本《英語語法手冊》,劉蒙按照爸爸說的去做,果然英語水平提高很快。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有一次,劉太行病了,想休息幾個月。此時,領導也不大管事,所以,就沒有請假。回家後,父親問他為什麼沒上班,他照實說了。父親問:“請假了沒有?”
太行說:“沒關係,局勢這樣亂,領導也不管事了。”劉伯承又問太行:“你們領導被撤了嗎?”太行說:“沒有。”劉伯承聽後嚴肅地批評太行說:“既然你們領導沒有撤,黨還是把你們交給他管。你有病,我知道,但一定要向領導請假,要遵守紀律。”
劉帥夫婦愛子心切,但教子有方,從不嬌慣溺愛孩子。他們的六個孩子都大學畢業,女兒解先、雁翎是醫生。長子太行是空軍某研究所副所長。二兒子劉蒙在軍事機關當參謀,他愛好文學,參與了《劉伯承傳記》的編寫工作,並同他人一起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劉伯承青年時代》。幼子太遲在軍事機關做技術工作。二女兒劉密群也是空軍司令部的技術幹部,她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多次立功受獎,曾榮獲“三八紅旗手”稱號,並光榮的出席過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在劉伯承元帥幾個子女的身上,不難看到帥門家風的可貴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青年一代的期望。
徐向前元帥之謎
1 徐帥崛起之謎
1937年,美國進步記者海倫·福斯特訪問徐向前時說:“在共產黨的高階將領之中,只有他一個人是山西人”。1955年毛澤東親自授銜授勳的十大元帥中,徐向前是唯一的北方人。一個生長在山西偏僻而落後地區的小學教員,何以在南方起家,成為威振四方的大元帥?
1。1 神秘的徐向前
1937年,美國進步記者海倫·福斯特繼其丈夫埃德加·斯諾之後,訪問了當時中國革命的中心——延安,並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了廣泛的接觸。
在延安,她幾乎逢人就打聽徐向前的故事,但根本沒有人知道徐向前的個人經歷,人們只告訴她徐向前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此外她一無所獲。
海倫感到非常困惑。因為早在她來延安之前,就聽說:徐向前任總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國紅軍三大主力之一。僅僅“徐向前”這個名字,在四川省那些腐敗的軍閥和地主眼中,就是一個咄咄逼人的“紅色恐怖”的標誌。而在川北通南巴地區(通江、南充和巴州)卻流傳著這樣一首民歌:紅軍同志來這方,半夜三更出太陽。
一打虎,二打狼,窮人掌印坐天堂。
昂首闊步挺腰桿,壓迫剝削一掃光。
財主見了把頭低,老爺見了躲一旁。
乾坤扭轉來,世道變了樣。
奪回了地奪回了田,奪回了房產奪回了權。
窮人從此伸腰桿,有吃有穿比蜜甜。
鋤頭下面開金花,鋤頭下同長糧棉。
大爹幹活哼小調,婆婆走路像風旋。
這場喜事是誰辦?
巴山來了徐向前。
當時,全中國一共有五個主要的蘇區,即江西的中央蘇區、武漢和長江附近的鄂豫皖蘇區、湘鄂黔蘇區、川陝蘇區及陝甘寧蘇區。徐向前擔任過其中兩個蘇區的領導人,還擔任過失敗了的1927年廣州公社及海陸豐蘇維埃運動的領導人。從1924年國民革命開始到1937年,徐向前幾乎打遍了全中國的每一個省分。在海倫看來,作為幾個不同蘇區的領導人,徐向前一定具有最豐富的經歷。瞭解這位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紅軍指揮員個人固然重要,透過他更加全面地瞭解中國工農紅軍也是同樣重要的。
海倫還知道,做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徐向前與蔣介石最得意的將領如胡宗南等人,同上一個年級,他的軍事才能足可以與他們相匹敵。黃埔軍校的畢業生都很尊敬徐向前。他們在報上寫文章提到紅軍指揮員時,常常將徐向前與朱德並提。據說有一次在松潘作戰時,胡宗南曾派一名信使到徐向前那裡致同學的敬禮。這樣一位著名的紅軍首領,為什麼在延安卻不被人知呢?難道是:牆裡開花牆外紅“嗎?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由於交通阻隔和通訊不便,徐向前領導下的幾個根據地一直和中央蘇區隔絕著,連黨中央的重要指示和會議精神都不能及時傳達到。雖然1935年和1936年徐向前曾兩次率領紅四方面軍在川西和會寧同紅一方面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