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十大元帥之謎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斬神:埋葬諸神,從破迷霧開始!掌教仙途盜墓小哥的兒子不讓他跟狗玩虛瀾我在航海世界當花瓶木筏求生:我手握簽到系統網遊:琉璃大炮有什麼錯?LOL:一手無框蜘蛛,帶飛周姐寒武再臨:末世夫妻囤貨求生!從紅樓開始的生活人在創騎:開局奈克斯特形態蟲群領主:百倍獎勵真實的光暗墨淨溪清網遊之請叫我肝帝奧特:新生代社死計劃三國網遊再開新篇章只有乃木坂不存在的世界元尊之技能之神王者之路:高手高手高高手

校的兩個教導團和粵軍第二師、第四師軍部組成,共約萬餘人。葉劍英所在的第二師下轄兩個旅,共約8000人,經過一年整訓,軍事政治素質雖不及黃埔學生,卻是粵軍中的佼佼者。

作為東征先鋒的第二師,在張民達、葉劍英率領下一月底從廣州出發,沿廣九路向平山、淡水進發,在葉劍英“四猛”(即猛進、猛攻、猛追、猛撲)作戰方針的指導下,全師官兵英勇善戰,旗開得勝,一路過關斬將,並協同友軍作戰,於二月中旬攻佔淡水。在這次戰鬥中,葉劍英不僅參與指揮,還冒著槍林彈雨聯絡友軍,協攻敵人,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幹。被譽為智勇雙全的一代儒將。

淡水一仗打得很艱苦,但這一仗使大家信心倍增。軍威大振,為第一次東征奠定了勝利基礎。

這次東征,革命隊伍銳不可當,葉劍英第1次與黃埔學生並肩作戰,親眼看到學生軍革命熱情高,群眾紀律好,指揮很有條理,心裡很是高興。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東江及潮梅一帶的工農運動發展很快,群眾紛紛起來支援東征軍,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打垮了兵力眾多的陳逆叛軍,這使他進一步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向共產黨又靠近了一步。在這次東征中,也更顯示了葉劍英的軍事指揮才能。

3月東征軍攻佔梅縣後,葉劍英奉廣州大元帥府命令任梅縣縣長。

葉劍英在梅縣當的是“革命縣官”,體察民情,建立新政,除暴安良,改善軍民關係。當時梅縣有個和尚頭,向來為非作歹,霸道一方。他聽說來了“革命縣官”,便派人送上300塊光洋,想拉攏縣長。葉劍英知道後,嚴厲地教訓了他,說:“金錢買不動我這個縣長的心!”並悉數退回光洋。後來根據群眾揭發的罪惡事實,將這個惡僧鎮壓了,民心大快。

人們還傳說這樣一件事:一次葉縣長巡查營房時。聽到屋裡有吵嚷聲,進去後大家都不說話了。他便耐心詢問房東,開始誰也不講,後來大家被縣長親切的態度感動了,才說出黃營長佔用了房東一間準備要娶媳婦的“新房”的事。葉縣長聽後找到黃營長,以嚴肅又和靄的口氣勸他搬家,說:“黃營長,如果找不到地方,可以搬到我那去住嗎!”這位營長很快就搬出了“洞房”。

第1次東征後,廣東國民政府各系軍隊相繼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不久,竄逃在閩贛邊區的陳炯明叛軍,乘東征軍回師廣州,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之機,再次竄回韓江、東江地區,盤踞惠州。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進行第2次東征。葉劍英率新編團參加這次東征,再立戰功。十一月,東江平定,廣東革命根據地基本統一。後來,葉劍英部改編為教導團,任團長,後任師參謀長,直至興師北伐。

1。5 揮師北伐 通電討蔣

兩次的東征勝利,使葉劍英深深地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過去幾年數次征討陳炯明、林虎等叛軍,戰果不大,而這兩次不到數月時間就把數萬之眾的陳逆叛軍打得落花流水?他逐漸領悟到這樣一個道理:“非革命不足以圖存;非建造有主義、有組織、有力量之黨,不足以言革命。”不過,這個黨已不是日益腐敗分化的國民黨,而是中國共產黨。

1926年7月,廣東國民軍開始北伐。北伐中,葉劍英任中路第一軍總預備隊指揮部的參謀長,總指揮是國民黨老右派王柏齡。

由於王柏齡與一師代師長王俊不聽葉劍英的勸告,招致戰鬥失利,部隊受到損失,蔣介石聽說後特意召見了葉劍英。

蔣介石一見面,寒暄幾句就說:“你來了,好,現在一師無人勝任指揮,你就當一師師長吧!”

葉劍英感到很突然,不知他是什麼意思。這個人反共傾向越來越明顯,怕靠不住,就藉口說:“我身體不大好,等打完仗再說吧。我還是願當參謀長。”

平定江西后,蔣介石將孫傳芳部的俘虜集中到吉安,有六七千人,編為新編新二師,又委任葉劍英為師長。

蔣介石如此欣賞葉劍英,不單是看重他年輕有為,才華出眾,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曾追隨孫中山周圍,深得孫中山、廖仲愷的器重,在廣東地區和粵軍中頗有影響,思想上又比較進步,所以想把葉劍英拉過去,一舉兩得,一來為己效力,二來免得為共產黨所用。然而蔣介石的這個如意算盤卻打錯了。

葉劍英領導的新編師成分複雜,但軍官大多是黃埔軍校畢業生,有許多人是共產黨員(身份沒有公開),當時吉安的革命氣勢也很盛。生活在這個革命環境中,進一步受到共產黨的影響,葉劍英的思想傾向也更加進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重生之雌雄難辨天道巡察系統重生校園:帝王嬌妻暖暖愛(來自星星的你同人)一覺醒來穿成男配作者:被坑神坑死後發飆的人主流穿越:俠女養成記禍水老婆揣兜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