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十大元帥之謎 > 第53部分

第53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戀CP非要奔現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神只:從哥布林開始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全民大航海:我把船開上了海島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神秘復甦:此世之暗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沒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網遊:一刀劈死神網遊:神秘玩家航海玫瑰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別人玩遊戲,我修仙無職法師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戶外見聞錄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

聶榮臻明白了,林彪發表《論短促突擊》一文,是為了投李德所好,只要博得李德的歡心,飛黃騰達便輕而易舉了。

當時李德是紅軍的“太上皇”,不僅要決定戰略戰術和某一戰鬥的具體打法,而且紅軍將領升降調譴都是他一句話。聶榮臻心裡思忖:“現在是出生入死的時候,搞這一套幹什麼?林彪想名譽地位想得太多了!”當時林彪二十七歲,他搞政治投機這一套,已經引起聶榮臻對他政治品質的警惕。由於當時正處在第五次反“圍剿”環境特別困難的時期,團結對敵,度過難關,這是大局,聶榮臻也就沒有再往壞處想他。

遵義會議上,毛澤東第一個發言批判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傾冒險主義和右傾保守主義,王稼祥接著站起來發言支援毛澤東,所以“文化大革命”時,毛澤東說,遵義會議王稼祥投了“關鍵的一票。”會上大多數人擁護毛澤東出來領導,只有博古,凱豐出來反對。凱豐甚至很狂妄地對毛澤東說:“你懂得什麼馬列主義?你頂多是看了些《孫子兵法》!”李德當時列席會議,沒有正式座位,坐在屋裡靠門口的地方,經常不發一言,只是一個勁地抽菸,情緒十分低落,發言時一概不承認自己有錯誤。聶榮臻在會上發言時態度十分堅定,他一提起李德的瞎指揮就十分生氣。他對部隊一個軍事哨應放在什麼益,一門迫擊炮放在什麼位置這類連軍團指揮員一般都不過問的事,都橫加干涉。林彪在會上卻金口難開,很少發言,儼然城府很深,舉動莫測。

3。3 針鋒相對

長征開始以後,聶、林率領的一軍團打了不少硬仗,戰果越輝煌,一軍團的地位越高,林彪的傲氣也就越發展,他也就越發變得鋒芒畢露,盛氣凌人,不可一世。彭德懷、賀龍、聶榮臻、劉伯承等比他年長的紅軍將領,自然不在話下了,就連對他提拔、信任和重用的毛澤東、朱德,有時也不放在眼裡。

林彪的這些短處,精明的毛澤東早已看在眼裡,但眼下是用人之際。毛澤東對下邊幹部求大同存小異。英勇善戰,指揮有方,能打硬仗,這是大是,至於其他毛病,都可以原諒,一俊遮百醜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毛澤東總是這樣遷就林彪。朱德對下級幹部,總是寬厚待人,具有長者風度,從不計小失小過。

1935年5月,紅軍四渡赤水以後到達會理期間,忽然在紅軍領導層中流傳著毛澤東指揮不行了,應該撤換毛澤東之類的傳說,這彷彿遵義會議的一股小小的餘波,興風作浪者何許人也?不是別人,正是林彪。

原來遵義會議後,部隊戰略戰術靈活多了,打了不少勝仗,為了隱蔽自己的企圖和調動敵人,有時擺一些聲東擊西的迷魂陣,或者為了甩掉敵人追擊,或者因為敵變我變,要故意繞圈子,多跑一些路。這是難免的。可是林彪一直埋怨說紅軍走的盡是“弓背路”,應該走弓弦,走捷徑。還說:“這樣會把部隊拖垮,象他這樣領導指揮還行!?”聶榮臻說:“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們好比落在了敵人的口袋裡,如果不聲餘擊西,高度機動,如何出得來!?”

部隊在會理休整時,林彪忽然給彭德懷打電話,並煽動說:“現在的領導不成了,你出來指揮吧。再這樣下去,就要失敗。我們服從你領導,你下命令,我們跟你走。”他的要求被彭德懷回絕。他打電話時,聶榮臻、左權、羅瑞卿、朱瑞也在旁邊。

面對這個原則問題,身為政治委員的聶榮臻當仁不讓,沒有顧及林彪的面子,他嚴肅地批評林彪說:“你是什麼地位?

你怎麼可以指定總司令,撤換統帥?我們的軍隊是黨的軍隊,不是個人的軍隊。誰要造反,辦不到!“聶榮臻警告林彪說:”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隊行動,我也可以政治委員的名義下指令給部隊不執行!“畢竟是黨指揮槍。林彪氣得臉色煞白,脖子上青筋暴露,兩手顫抖,自從他和聶榮臻共事以來,聶榮臻象兄長對待弟弟一樣,處處對他忍讓,還從來沒有見過這位異姓兄長髮這麼大的火。但權衡一下利弊,林彪還是控制住自己的肝火,沒有發作。但他的脾氣是一條道跑到黑的,正所謂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林彪連夜給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中央三人小組“寫了一封信,說是要求朱毛下臺,主要自然是要毛澤東下臺。他自以為,朱德好對付,毛澤東卻足智多謀,毛澤東一下臺,不外乎朱德、彭德懷上臺,他們都不是自己的對手,到了那時,就不是總司令指揮我林彪,而是我林彪左右總司令了。可是光用自己的名義寫信,覺得份量輕了一些。林彪又要求聶榮臻在信上簽名,被嚴詞拒絕

目錄
冰清皇后女配妞逆襲吧冰火魔廚冰雪城篇之鳳女辰帝決特工皇妃2-朕的愛妃是特工武林帝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