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慍穌劍 �
“嗨——!”全體將領一聲齊吼,大帳中竟是嗡嗡震顫。秦人本來就崇尚軍功,商鞅變法獎勵耕戰之後更是以軍功為立身根本,一聽要遴選參戰,大將們便先自熱血上湧,生怕自己被留在軍營不能參戰。
聚將之後,藍田大營立即緊張忙碌起來,夜間也是軍燈大亮。騎兵各營先忙著勘驗戰馬,十多名畜醫忙得滿頭大汗,騎士們也是分外緊張,跟在畜醫身邊團團轉,生怕自己的戰馬被畜醫按上一個大大的紅“病”字木印;接著便是勘驗馬具兵器,舉凡馬身鱗片鐵甲、馬頭護甲、鞍轡肚帶馬鐙、弓箭長劍,都要一一被軍營工師驗過,稍有瑕疵暗傷,便立即換下或送到工匠營修補;最後便是遴選騎士,傷病未愈者先一律裁汰留營療傷,二十歲以下與四十歲以上的非將官騎士也被一體留營,餘下的精壯騎士再一一品評遴選,竟是沒有一個騎士願意留營,一片慷慨激昂,搞得騎兵主將嬴豹大皺眉頭。步軍各營則是另一番忙碌景象:從軍械庫拖出各種大型攻城利器,工師講解、士卒與器械重新編伍、反覆操演,竟是沒黑沒明的折騰起來。與此同時,魏冄督導的各路車馬也紛紛趕來,衝車、耬車、弓弩等種種攻城器械絡繹不絕地運到,咸陽尚坊的三百名高手工師也隨車趕來,整個藍田大營竟是熱氣騰騰,毫無冬日蕭瑟氣象。
這一次,白起親自坐鎮步軍,一一校驗步軍對各種大型器械是否真正精熟?
戰國之世,攻城器械已經很是齊備,舉凡被後世視為“無敵利器”的大型器械,大體都已經用於實戰。但是,由於步騎野戰剛剛成熟,其勢正在方興未艾,列國大戰便多以郊野決戰的方式進行,縱然攻城,也往往是一城兩城,且主要是敵方的都城或軍輜重地,真正的以一個區域的數十城為目標的大規模攻城戰,還從來沒有過。正是因了這種狀況,尋常大軍野戰,都不攜帶大型攻城器械。尤其是秦軍,長期以來的大戰,大多是與六國合縱大軍的對陣野戰。當年司馬錯奔襲房陵與巴蜀,打得也不是攻城戰,而是野戰突襲,先滅敵主力,而後迫使其逃走或投降。這種戰事經歷,便使秦軍對大型攻城器械必然有所陌生。
河外大戰後,白起雄心陡長,敏銳察覺到秦國大舉東出的時機已經到了眼前。就在他被擢升為國尉後的第一時刻,也就是他回郿縣的那個晚上,他便向國尉府發出了第一道命令:三日之內,查清所有府庫的攻城器械!
及至匆匆回到咸陽,國尉府長史立即給他送來了一卷清單,赫然開列著:
秦國軍輜庫五座,攻城器械主存櫟陽,大體完好,良工修葺後可用。
數目如左:
衝車共二十二輛:轒轀十二輛 木牛車二十輛耬車八輛:巢車四輛 望樓車四輛
礟車三百座
飛弋連弩百二十座 蹶張弩五千 臂張弩一萬(三千在軍)
猛火油八千桶
正是心中有了底數,白起才精心謀劃了這場一舉奪取河內的攻城大戰。
對於戰場,白起的精細是驚人的。他從來不以敵方有各種缺失而掉以輕心,寧可以敵方強大為既定事實,周密做好各種準備。目下,他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步軍將士全面精熟這些久違了的大型器械。這種大型器械的使用,難處不在技巧,而在協同配合。因為這些器械中除了臂張弩與蹶張弩是單兵操縱,其餘每件都是數十數百人協同發力,但有凌亂,便大失威力。一輛衝車,車上甲士連同推車衝鋒計程車卒,至少百人以上;一輛發石礮車,需八十餘人在一瞬間同時猛力拉繩,加上運石與保護,幾乎便是兩個百人隊。如此等等,若無嚴格操演,必定是器為人累,說不定還窩了大軍戰力。
白起有底的是,秦國新軍自練成以來,無論是商君、車英,還是司馬錯,每一位統兵大將都注重訓練結陣配合的戰法。其根本原因,便在於秦軍兵力始終處於劣勢,必須依靠快速靈動的整體配合,才能戰勝每次都多出數十萬兵力的六國大軍。於是,秦軍便有了整體結陣協同作戰的傳統,無論是騎兵步兵,只要不是單兵,都有一套長期形成的在各種情勢下作戰的大陣法小陣法。正是有了這種傳統,如今在一個月內要使步軍以大型器械為中心,練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破城戰法,才成為可能。
雖則如此,白起還是親臨步軍,親自看親自做,仔細品評每一樣利器的威力,與將士們一起商討如何做得更好。白起出身行伍,對步兵騎兵的每一種技藝、戰術、戰法,幾乎都是爐火純青,更兼天賦異稟性格沉穩,每種戰法都能更上層樓,提煉出更加切合實戰且威力顯著提高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