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頁)
鍋中煮熟撈出,再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時撈出,放入溫水中浸片刻。取出改刀,再用醬油、糖等作料紅燒,便成走油肉。
● 怎樣做碧螺裡脊
準備豬裡脊肉250克、碧螺春新茶5克、色拉油500克(耗50克)、精鹽3克、味精1克、雞蛋清1個、料酒3克、蔥薑汁5克、幹澱粉15克。將豬裡脊肉去筋膜,用刀切成薄片,浸在清水中。然後用潔淨毛巾吸乾水分,置碗內加精鹽、雞蛋清、味精、蔥薑汁和幹澱粉抓勻上漿,茶葉入碗,用開水沖泡,倒掉第一道茶水,再衝第二次,取100克茶水待用。鍋洗淨置旺火上,加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裡脊片滑開,見變色斷生時撈出瀝油。原鍋倒入茶汁,放入裡脊片燒沸,隨即用水澱粉勾薄芡,翻炒出鍋即成。
豬內臟
豬肝
● 怎樣鑑別豬肝
豬肝好吃,又有營養,因此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市場上的豬肝質量堪憂,如何選購到質量較好的豬肝呢?下面有五種豬肝的鑑別方法,消費者可以從中借鑑一下。
1。 粉肝、面肝
質軟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開處,做熟後味鮮、柔嫩。不同點在於前者色如雞肝,後者色赭紅。
2。 麻肝
反面有明顯的白色絡網,手摸切開處不如粉肝、面肝嫩軟,做熟後質韌,易嚼爛。
3。 石肝
色暗紅,質比以上幾種都要硬一些,手指稍著力也不易插入,食時要多嚼才能爛。
4。 病死豬肝
色紫紅,切開後有餘血外溢,少數生有膿水皰。倘不是整個的,賣者挖除後,雖無痕跡,但做熟後無鮮味,因打湯、小炒加熱時間短,難殺死細菌,食後有礙身體健康。
5。 灌水豬肝
色赭紅顯白,比未灌水的豬肝飽滿,手指壓迫處會下沉,片刻復原。切開處有水外溢,做熟後味道差,未經高溫帶有細菌,不利於健康。
● 怎麼清洗豬肝
第五章 新鮮肉食Fresh meat(8)
將豬肝用水衝5分鐘,切成適當大小。再用冷水泡四五分鐘,取出瀝乾,不僅可洗淨而且可去腥味。
● 豬肝應充分泡洗
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消毒中轉站與消毒器官,倘若各類毒性物質未排洩乾淨,或豬的肝臟解毒功能下降,有毒物質會殘留在肝臟的血液中,人們食用時,就會損害健康或引起疾病。因此買回豬肝後應先用水沖洗,然後置於盆內用水浸泡1~2個小時。如急於要吃,可將其切成小塊,置盆中揉洗幾遍,亦有去毒作用。
● 怎樣去除豬肝異味
豬肝常有一種異味。烹製前,先用水將肝血洗淨,然後剝去薄皮放入盤中,再加放適量牛奶浸泡,異味即可消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