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代,印度私營企業亦有不菲成就;隨著管制逐步解除,發展更是一日千里。
縱觀世界,印度已經湧現出以TATA集團為代表的幾十家超大型私有企業,足以與西方國家的跨國公司等量齊觀;米塔爾集團更遷址倫敦,成功完成鋼鐵業界最大收購案,成為業界全球逐鹿的“頭馬”。在印度國內,在服務業和高科技領域生機勃勃的創新型私有企業,正逐步獲得全球競爭力,在產業鏈條上攀升的水平明顯超過中國同行。到目前,印度私有企業產值已經超過GDP的60%,其整體成長與中國相較,更具主流地位與國際競爭力,也更具可持續性。許多學者已經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比較制度分析,進而認為印度私營企業的成長折射了其經濟發展的重要積極面,顯示了一種非投入驅動型、以勞動生產率提高為主的增長形態。這些分析看法,值得我們深刻領會。
當前,眾多國際觀察家在進行“龍象比較”,多數看法仍對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評價偏高。這或許是事實,但至多隻是事實的重要方面。中國人仍需要反省,可以向鄰人印度學到什麼?為了中國自己,也因為中印間必須攜手共進。阿瑪蒂亞é?說過:“只從競爭角度看待中印兩國,是把全球性的溝通與理解的實踐淪為一場賽馬,事實上也不是這樣。”他還說:“人們應該問的一個問題是,中國和印度之間相互可以學到什麼,而不是經將會超越經。”展望未來,“龍象共舞”的前提應是彼此有“真正的相知”(辛格語),我們深以為然。
…2008年第2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大部門制”的政改意蘊(1)
僅從“兩會”前十七屆二中全會公報觀察,可知此項改革牽動面大,其核心價值當與公眾期盼已久的*政治建設相關聯。
北京的3月春意漸濃。繼半年前的*十七大之後,將於此間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連同全國政D?十一屆一次會議(下稱“兩會”),再度令人翹首又充滿懸念。新一屆“兩會”的人事懸念事前已多少有所釋放,最終不會帶來太多震動;更值得關注的是民間簡稱為“大部門制”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的亮相和評議——其內容,其實施,必將影響中國近中期的改革走向、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
《方案》及與其同時透過的《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目前還難窺其詳。不過,僅從“兩會”前*十七屆二中全會公報觀察,可知此項改革牽動面大,其核心價值當與公眾期盼已久的*政治建設相關聯。公報不僅重申“發展社會主義*政治”之目標,而且首次提出“更高地舉起人民*的旗幟”;不僅承認政治體制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而且強調“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不僅將行政體制改革視為政治體制改革之內o?,而且強調了“重要性和緊迫性”。據此,我們有理由對行將啟動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有更高遠的期待和更深刻的期求。
部門利益機構改革方案會相當具體,有一定技術性,察其精髓則面向未來又能革除時弊。細想來,過去30年中,中國政府機構已經歷過五次大改革,且計劃經濟時代建立的數十個部委及議事辦事機構被裁撤,基本實現了從專業管理到綜合管理的轉變,這一縱向進步亦應肯定。在此基礎上,此次以“大部門制”為重要特色的改革,當破中有立;其重大現實意義之一,就是能夠對過往多年已經日趨剛性化的部門利益格局起到遏制與破除之效。
部門利益弊端處處可見,超編、超支為其表象,扯皮推諉為其常態,吏治*或侵犯*為其最惡。而其基本行為方式,就是千方百計地鞏固和擴大本部門職權,特別是審批許可權,將這種權力衙門化、集團化、壟斷化。不破不立。以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之市場經濟經則,此次改革理當包含大量改組、合併、撤銷、重建內容,成立或逐步成立學者們建言中的“大交通”、“大能源”、“大文化”、“大農業”等,除舊佈新的內o?很清晰。而為了防止舊的利益格局變形作怪,促進新的利益格局超速成長,還必須有堅決有力的治本措施。
治本的基本舉措早已為人所知。就政府職能而言,關鍵是變審批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就制度安排而言,關鍵是建立監督制約機制。這些都是與政治體制改革息息相關的大文章。而在當前,我們以為最為緊要者,在於決策當局必須有堅強決心和政治智慧,能夠有效清除與化解多年計劃經濟和舊體制沉積而成的、顯著阻°?改革的既得利益勢力。非如此,則未來的治本改革無法推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