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避,槍彈又未裝就,即被兵警擒住。這時才去看孚將軍,早已鮮血淋漓,全無氣息,轎子已打得七洞八穿,玻璃窗亦碎作數片。廣州府正堂,及番禺縣大令,忙飭轎伕抬回屍首,一面押著刺客,隨張督等一同進城。張督立飭營務處審訊,刺客供稱:“姓溫名生財,曾在廣九鐵路做工,既無父母,又無妻小,此次行刺將軍,係為四萬萬同胞復仇。今將軍已被我擊死,我的義務盡了,願甘償命!”問官欲究詰同黨,溫生財道:“四萬萬漢人,便是我同黨。”問官又欲詰他主使,溫生財道:“擊死孚琦是我,主使也就是我,何必多問!”視死如歸。問官得了確供,便向督署中請出軍令,立刻用刑。
溫生財既死,官場中格外戒嚴,紛紛調兵入城。黃興等聞這訊息,頓足不已,大呼為溫生財所誤。當下秘密會議,有說目下未便舉動,且暫時解散,再作後圖。獨黃興主張先期起事,提出三大理由:第一條是說我等密謀大舉,不應存畏縮心。
第二條是說大軍入城,有進無退,若半途而廢,將失信用,後來難以作事。
第三條是蓄謀數年,惹起各國觀瞻,若不戰而退,恐被外人笑罵。
眾人聞這三條理由,恰是確實情形,不得不舉手贊成,遂決計起事。到了三月二十九日,官場也微悉風聲,防守越嚴。黃興謂束手待斃,不如冒險進取,遂於是日下午六點鐘出發,他們先想了一個計策,著敢死團坐了轎子,向總督衙門內,一直抬入。管門的人,還道他是進見總督,不敢上前攔住,那敢死團已闖進衙門,便亂擲炸彈,將頭門炸壞,擊斃管帶金振邦。敢死團復向二門搗進,直到內房,並不見有總督,也不見有總督家眷。原來總督張鳴岐,聞風聲緊急,早將家眷搬在別處,只有自己留住署內。是日聽得衙門外面,槍聲大作,忙令巡捕探悉。巡捕未出內室,外面已報革命黨進衙,不免心慌意亂,虧得巡捕扯住了他,從室中走上扶梯,開了窗,正是當鋪後牆,他兩人即攢出窗門,越過當鋪後簷,徑入當鋪中。眾朝奉認得張督,自然接待,張督不暇安坐,急令朝奉引出偏門,三腳兩步的,走入水師統領署內。水師統領李準,已聞督署起火,正擬調兵救護,忽報張督微服前來,便迎進花廳,作揖才罷,張督即令發兵拿革命黨。李準請張督暫住書室,自己忙調動城內防營,速救督署,復親自上馬出衙,趕至督轅前,見營兵已與革黨酣戰。黨人氣焰很盛,槍桿統是新式,看看防營中人,有點抵擋不住,李準大喝一聲,催各兵竭力向前,能獲住黨人一名,便有重賞。那時眾兵聽見有賞二字,爭先殺敵,黨人雖拚命死戰,究竟寡不敵眾,有幾個中彈死了,有幾個跌倒地上,被拿去了,漸漸的剩了數十人,只得望後退走。李準帶了營兵,追向前去,到了大南門,又遇著一隊黨人,混戰一場,黨人又死了一半,四散奔逃。李準見四面統有火光,復分營兵為數隊,向各處兜拿。火起處不得赴救,總教要路攔住,不使黨人逃竄,就算有功。所以黨人無從得利,次日清晨,還有黨人一大群,去奪軍械局,又被營兵殺退。營兵到處搜尋,黨人無路可走,竟擁入米肆中將米袋運至店口,堆積如山,阻住營兵。
營兵搬不勝搬,槍彈又打不進去,正在沒法,李準下令,用火油澆入店中,燒將起來。可憐黨人前後無路,多被燒死。這日黨人死了無數,城中損失,恰不甚多。因黨人不肯騷擾居民,見有老幼婦女,嘗扶他回家,就是街中放火,也不過是搖惑軍心的計策,往往自放自救。到了四月朔日,城中已寂靜無聲了。那時張鳴岐已回到督署,將捉到黨人若干名,一一審訊。黨人統是慷慨直陳,無一抵賴。張督便命一半正法,一半收監。旋由同善堂內檢點各處屍首,向黃花岡埋葬。後來經黨人自己調查,陣亡的著名首領,約有八十九人,姓名錄下:林 文 林覺民 林尹民 林常拔 方聲洞 陳與桑陳更新 陳汝環 陳文波 陳可均 陳德華 陳 敏陳啟言 陳 福 陳 才 馮超驤 馮仁海 馮 敬馮雨蒼 劉六湖 劉元棟 劉 鋒 劉鍾群 劉 鐸李 海 李 芳 李雁南 李 晚 李 生 李海書李文楷 徐滿凌 徐培漢 徐禮明 徐日培 徐保生徐廣滔 徐沛流 徐應安 徐釗良 徐 端 徐容九徐松根 徐廉輝 徐茂苗 徐培深 徐習成 徐林端徐進臺 羅 坤 羅 俊 羅 聯 羅 幹 羅仲霍石經武 石慶寬 榮肇明 勞 培 馬 侶 馬 勝周 華 韋雲卿 梁 緯 喻紀雲 龐 鴻 龐 雄何天華 王 明 姚國樑 宋玉琳 饒輔廷 餘東鴻日 全 雷 勝 黃鶴鳴 杜鳳書 蕭盛躋 遊 禱秦大誘 伍吉三 郭繼梅 洗 選 程耀林 葛郭樹黎 新 吳 潤 彭 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