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1/4 頁)
趙佶笑呵呵地擺擺手:“不打緊;百廢待興,這件事就交給沈傲去做,他要什麼,尚書省和各部都給一點方便,教習、學規、還有操練的器械都不能耽誤。”
尚書省本就管著六部,算是六部之首,專司執行,李文和連忙道:“這個好說,微臣一定儘量給沈大人方便。”他小心翼翼地瞧了沈傲一眼,對這個沈楞子有點兒畏懼,哪裡敢不給他方便,沈楞子不找他的麻煩就要阿彌陀佛了。
蔡京淡淡然地道:“陛下,武備學堂建起來是否有些不妥,畢竟有些顛覆了我大宋的常規。”
趙佶看了沈傲一眼,道:“沈卿,你來向太師解釋吧。”
沈傲點頭,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在座之人原本也有點不以為然,可是聽說入學的都是童生、秀才,倒有不少人釋然了,說來說去,這武備學堂原來培育的還是文武雙全的人才,如此一想,阻力就不大了,文人歧視武人,不是說武人是大老粗,而是認為他們不讀書,不懂得聖賢的道理,那些入學的學生都是讀書人,士林那邊就算有非議,終究還會陷入爭議之中,不致一面倒的口誅筆伐。
沈傲口乾舌燥地說完,趙佶含笑道:“諸卿還有什麼異議?”
話說到這個份上,又見官家和沈傲兩個興致勃勃,此時提出異議不啻是要跟官家和沈傲打擂臺?就算心裡有意見,也無人敢站出來反對了。
“那就這麼辦了,門下省那邊擬出旨意來,讓朕來過過目,至於沈傲嘛,你也多費費心,儘快擬出一個章程送到宮裡來。”趙佶最後拍板,顯得興致更濃,隨後說了幾句閒話,今日這小朝議才算塵埃落定。
等所有人都走了,趙佶將沈傲留下,對沈傲道:“朕既是祭酒,你就要做出點樣子來,否則連朕都跟著你蒙羞,知道嗎?”
沈傲應下,露出苦笑,道:“陛下,我是不是該去見見太后?”
趙佶道:“又陪著太后打葉子牌?你這傢伙真當自己閒著無事嗎?偶爾陪太后玩玩也就是了,別老想著玩,好好看著武備學堂和鴻臚寺吧。”
沈傲笑呵呵地道:“陛下,安寧的年紀不小了……”
這句暗示算是讓趙佶明白了,原來這傢伙是惦記著自己從前的承諾,趙佶沒好氣地道:“你還怕跑了不成?實話和你說了吧,時間拖得越久,太后那邊點頭越容易,反正太后要為安寧選婿,朕都在這邊擋著,你還用得著怕人跑了?少跟朕玩花樣,給朕好好寫個章程出來,朕等著過目。”
第404章 大宋特色的老油條
章程這東西,沈傲沒寫過,一方面要言簡意賅、條理清晰,另一方面也要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表達出來,沈傲總覺得用古文有點兒為難,可是若是用白話文,趙佶那邊肯定要訓斥,因此只好尋了許多前人的章程來,依葫蘆畫瓢,慢慢地把自己的想法新增進去。
除了忙著寫出一個章程,沈傲還要管著鴻臚寺,另外又懊惱著安寧的事這陛下的心意是隔三岔五的變,也不知道何時是個頭,眼下蔡京那邊總算消停了,諒他們也沒這個膽再在這個時候鬧什麼么蛾子,看清眼下的局面,蔡京自然也是小心翼翼,沈傲也尋不到他的把柄,再者說了,若是沒有一擊致命的機會,沈傲這個時候也絕不會亂動,至於蔡京,也知道沈傲如日中天,不願觸這個黴頭,所以這幾日,二人遇見,也都是客客氣氣,把手暢歡。
沈傲就琢磨著趁這機會,把安寧的事辦了,可是趙佶那邊又突然不肯放鬆,倒是讓他一時琢磨不透了。
一邊坐堂一邊想著心事,那一邊同文館主簿楊林小心翼翼地踱步進來,悄悄地站到一側,也不吭聲。
沈傲抬眸道:“怎麼了?”
楊林道:“還是倭人那邊的事,大人,這一次只怕我們想不放人都難了。”
沈傲心情不好,陰著臉道:“不要賣關子,有什麼說什麼,是不是禮部那邊還不肯干休?你去和他們說,就說我說的,鴻臚寺做事,還輪不到禮部來指教,有什麼官司,就是打到宮裡去,我也未必怕了他們。”
楊林微微搖頭道:“只是這幾個留學生中有一人非同小可,此人叫源賴清,乃是倭人國內最大的家族首領之子,他的父親不久前為倭人國主平定了叛亂,如今在倭國如日中天,倭使那邊一開始不肯說出此人的身份,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可是如今也沒有顧及了,只是希望我們能夠放了源賴清,至於其他的,我大宋如何處置,他們也不過問了。”
“哦?源賴清?這個名兒好啊。”沈傲饒有興致地笑了笑,隨即道:“這人,我不點頭,誰也不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