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例外。因此這也可說是,近代中國轉型史發展中,正如孕婦之臨盆,避免不了的陣痛吧。明乎此,我們對袁、孫、蔣、毛、鄧諸公所搞的不同形式的獨裁政權,這個避免不了的惡魔(necessary evil),應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了。因此我們執筆臧否古人,不能人云亦云,而亂下雌黃。讀拙作前篇,便知縱是至聖大賢,如國父孫中山先生者,搞個人獨裁,且不能免,況其他跳梁之輩乎?所以不才才斗膽把毛主席也請出來,陪陪袁皇帝。讓他們彼此比較、比較,才能對某些個體,作比較突出的評論。
現在讓我們先看看,民國史上搞個人獨裁的始祖,袁老四個人獨裁發展的經過:
共和向帝制回潮的過渡體制
上面說過袁、孫、蔣、毛、鄧的個人獨裁,原則相同,而形式互異,袁的獨裁究竟是甚麼個形式呢?我們要知道,袁是遜清老官僚出身,在他個人所知的政治常識裡面,世界各國的國體,就只有‘共和’(republic)和‘帝制’(monarchy)兩個定型。他自己,乃至他的智囊團,就不能瞭解,任何政治社會的‘定型’(settled pattern),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慢慢地發展出來的。這一形態,今日雖不合中國國情,安知三五十年,乃至百年之後,它就合乎中國國情了呢?袁氏和他的智囊們當時沒有這種歷史進化的觀念,因此認為共和既然不合中國國情,那就只有乾脆回頭去搞帝制了。可是,搞帝制,他也知道,決不能讓溥儀復辟;更不能讓那些腐爛而顢頇透頂的‘遺老’隨之復位。因此,天降大任,只有我袁世凱自己來做皇帝了。這一構想,事實也不限於袁氏自己,當時誠實的勸進者,是不乏其人的,他們的想法,大致也就是袁的想法。
袁氏自己顯然也早有稱帝的居心。但是從總統回潮變皇帝,不可變之於一夕之間,因此他也就採取王莽的辦法,先做做假皇帝,搞個過渡和醞釀的時期,一面製造輿論,改變人民心理;一面變更官制,把民國的制度,逐步變成漢唐明清習用的封建老套。庶幾他在最後登基時,官制上可以一拍即合也。袁氏廢除民國官制的第一步,便是廢除共和體制的國務院和國務總理。把內閣各部改為總統直轄,另設頗有封建氣息的國務卿,以為總統之佐理。因此國務卿一職,便形同明朝初年,朱元璋廢除宰相制以後,所設之大學士,和滿清雍正以後所設立的軍機大臣。他助理皇帝日理萬機,而本身卻無決策之權。另外各級官員的級別,亦採用古封建的舊名,分‘卿’、‘大夫’、‘士’,三等九秩。
另外袁也恢復了清制的都察院(改名平政院)以整肅官箴,和御史臺(改名肅政廳)以糾彈違法官吏。這兩項設定,倒不無新意。因為在清末民初,中國在試行現代法制時,向西方引進的是‘大陸法’。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不同之處,便是大陸法系把行政訴訟,和一般民、刑訴訟分庭處理。所以平政院事實上便是一個處理官民訴訟和官官訴訟的特種法庭,而肅政廳在制度上雖隸屬於平政院,但是在糾彈違法官廳或違法官吏的操作上,卻是獨立執行的。它是傳統中國監察制度的現代化。其運作方式,頗近乎近月來,在華府主持糾察柯林頓大總統緋聞案的‘獨立檢察官’史達(Kenneth Starr)。據此新制,在當年袁政府中,官吏不論大小,違法貪贓逾五百元,便可判處死刑。其後袁的京師警察總監,後來升任京兆尹的王治馨,即因一樁五百元的貪汙案而被袁飭令槍決。(試想今日北京的陳希同案,該判多少個死刑?)
同時,袁對海陸兩軍軍制,以及地方政府,亦多加整頓。上篇便曾說過,袁曾有意向趙匡胤看齊,搞廢督裁兵,和‘將不專兵’。把各省都督如蔡鍔等調入京師,另設將軍府,餌以高位厚祿,以豢養之。另設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以統一軍令軍政。
於地方省區,廢督之後,原有實權的民政長亦改制成虛銜的巡按使,廢(虛)省設道,以道尹掌地方政府實權,而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政權之控制。總之,袁氏在坐上終身大總統的寶座之後,其志向雖非以‘天下奉一人’,而恢復帝制時代‘以一人治天下’的企圖,則是昭然若揭的。他已鋪平了帝制大道,萬事俱備,所缺的只剩個皇帝的尊號了。
今且將袁氏稱帝前,改制後(民國三、四年之間),中央政府的架構,列表於下,以見大略。
袁稱帝前的中央集權結構
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十年一任,可連任,可傳子,有權解散立法院)
副總統:黎元洪
立法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