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是最基本的軍事物資呀!
他們找不到道路,也不敢聲張,不敢呼喊或鳴槍,那樣只會引來日本人的槍彈。惠特尼剛踏上瓜島,就得到奧勃萊恩中校的告誡:叢林行軍絕對不能喧譁,我們就是利用日軍部隊在行軍中的喊聲來伏擊他們的。他們當然也一樣。
雨林密不透風,也不透光,按基本的原則,他們應往回走。可是林中沒有任何標誌,加上心慌意亂,除了看不透的大樹、絞殺植物、一百英尺高的竹子、蘋果樹一樣大得畸形的地丁類植物,還有無數的昆蟲之外,什麼人也看不到,什麼路也沒有。
他們失望了,坐下來,喘口氣,吃點兒東西,從一棵樹幹上的鳳梨類植物中喝了點兒水。他們需要讓自己的器官平衡過來,然後再找路。
他們聽到了兩聲轟響,惠特尼甚至辨出是美軍的手榴彈聲。他們站起來,互相望了一下,營長對連長說:“走那裡吧,有響聲的地方就有人。”
經過一番掙扎,雨林豁然開朗,出現一條小溪。卡納爾島上的小溪太多了,尤其在雨季,誰也弄不清它們的名字。丁恩上尉拿出作戰地圖。也找不到它的位置。
“沿著它走吧,反正它總要流到鐵底灣去的”。
他們剛走兩步,就聽到雨林中傳來尖厲的鳥叫,彷彿是鳥群在空中廝打。惠特尼聽出來是偵察兵的一種聯絡訊號,他向丁恩招招手,迅速隱蔽在一塊大石頭後面。
他們周圍傳來異樣的笑聲,彷彿一群精靈似的,出現了幾十個士兵。他們全穿著花花綠綠的叢林偽裝服,提著衝鋒槍,臉上塗著黑油彩,個個凶神惡煞一般,活象一群妖魔鬼怪。他們包圍了惠特尼和丁恩。
為首的一個走上前來,對惠特尼中校敬了一個軍禮,輕聲用英語說:“查爾斯中校,我是卡爾森中校,第二陸戰突擊營營長。”
噢,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卡爾森中校。惠特尼衝上前夫,同卡爾森擁抱起來,他們在第二突擊營剛登上瓜島的時候就認識了。丁恩也同其餘計程車兵握手。只有一個陰鬱的軍官輕輕碰了碰他的手,然後躲到一邊去了。他是個機警的小個子,看上去相當兇悍。卡爾森中校說了他一句:“艾倫上尉,別老吊著臉。”
埃文斯·卡爾森中校有一張聰明而自信的臉,由於他已經四十六歲了,臉上留下了樹皮狀的皺紋。他個子高,頭髮是灰色的,他得意之作是偷襲吉爾伯特群島的馬金環礁。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七日,卡爾森帶著一個加強連乘兩艘潛艇到達馬金島,然後用橡皮艇在馬金環礁主島布塔裡塔裡島上登陸。雖然殺死了不少守島的日本兵,由於日本飛機不斷空襲,終於撤回海上。來不及撤走的突擊營士兵都被日軍砍了頭。卡爾森因膽大包天成了英雄。他自願帶著他的營來卡納爾,要為死去的戰友報仇。飛機場附近的陣地戰不合他胃口,就乾脆帶著他的營深入叢林,到敵後伏擊和偷襲,專殺日本人。他離開基地,歷時月餘,經常音訊全無,現在總算回來了。
惠特尼問卡爾森:“是你們丟的手榴彈嗎?”
“當然是。”卡爾森哈哈大笑。“親愛的查爾斯,難道你沒看出我們餓得人鬼難分了嗎?我們是用手榴彈在水潭裡炸魚吃。天,日本人後方什麼都有,就是缺兩樣東西,糧食和女人。”
陸戰隊軍官這才注意到,突擊營士兵塗滿油彩的臉,已經削瘦得走了形,然而,他們的眼睛閃閃發光,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惠特尼讓丁恩把揹包開啟,從裡面取出K級口糧、巧克力糖塊、火腿、還有滿滿一軍用水壺白蘭地酒——那是他半個月的軍官配給,全攤在溪邊一塊光滑的大石頭上,招待卡爾森一夥人。他們吃得像過節一樣高興,甚至把兩個陸戰隊軍官舉了起來。
卡爾森興高采烈地講他們的傳奇經歷,講他們同日軍作戰,講密林中的魯濱遜生活。兩個陸戰隊軍官聽得目瞪口呆。
“我把第二突擊營分成兩部分。一半隨我進入叢林,另一半隨‘海魔’師沿海岸往西打。叢林部隊是兩個連,每連一百五十人,人再多也沒用。我們的原則是:殺死每一個遇見的日本兵。
‘決不寬恕,決不憐憫。’對馬金島被害的每個突擊營戰俘,日本人必須付出十條性命。
“叢林戰是一個新課題。日本兵總吹噓他們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在馬來亞和緬甸把英國人打得一敗塗地。這次也讓他們領教領教美國人的厲害。
“叢林戰要求士兵受過特殊的訓練,心理穩定,反應準確迅速,既善於孤膽作戰,又能密切配合聯絡。幸好我的孩子們很能適應新環境,我們成了綠色的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