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1/4 頁)
媛桑��曰�呂此擔�巧�舯認衫只購錳��
那是“富蘭克林”的主機在運轉。它有了動力,它要自己航行了。基德不知道在這次大戰中,是否還有比“富蘭克林”號損害更重的航空母艦獲救。他在無名的平凡崗位上幹出了永鐫史冊的業績。
他沒工夫去想這些了。他翻了個身,聽著那種不均勻的“吭……吭吭……吭”聲,復又沉沉睡去。
8
一九四五年四月一日(東經日),L日。
日出:06時21分(東京時間)。
日落:18時45分。
高潮:09時(潮高1。8米);21時40分(潮高1。67米)。
低潮:02時46分(潮高0。43米);15時08分(潮高0。21米)
東南風4級。多雲間陰。三級浪。
“兩棲戰之皇”里奇蒙·凱利·特納中將用圓珠筆在作戰日誌上寫了上面幾行文字以後,略停了一會兒,想用足夠的感情來體會這個莊嚴的時刻,然後寫了最後的一行字:
“‘冰山’作戰開始。”
他合上作戰日誌,下意識地用手指彈彈它的硬殼封面,又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登陸。他信心十足地從德約海軍少將手裡接過了“冰山”作戰指揮權。
德 約率領著大雜燴炮擊艦隊,其中大半是老式的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用它們五花八門的各種口徑大炮,日日夜夜地轟擊著比謝川附近的沖繩島西海岸,已達一週之久。 這一帶地方地勢平坦,微有起伏,樹木稀疏,種著大麥、甘蔗、甘薯和油菜,又叫做白沙海灘。美軍就準備在這裡實施兩棲戰史上最大的一次敵前登陸。
今 年正逢特納六十大壽。他的生日是五月二十七日,他準備在沖繩島的那霸市來吹熄蠟燭並切開生日蛋糕。日本人叫他“短鼻鱷”,美國人針鋒相對地叫他“勝利寵 兒,”這原本是拿破崙給他的一個元帥起的外號。除了在瓜達爾卡納爾的隆加岬蒙辱外,特納所向披靡,挺進了三千海里,從吉爾伯特群島一直打到琉球群島,整整 跨過了四十七度經線。美國輿論對他褒貶不一。有的說他每戰必勝,攻無不克;有的說他在塔拉瓦、塞班和硫黃島揮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生命,本該大炮和飛機 乾的活,他卻讓官兵為每一寸雨林、珊瑚、岩石和火山灰流血。共和黨的報紙把他的成績同麥克阿瑟相比,說麥克阿瑟打下的地方有美國的四分之一大,而他卻只佔 了不到哥倫比亞特區那麼點兒地方,死的人卻比麥克阿瑟多。
特 納毫不介意。他知道自己的價值。他對惡意的中傷置之一笑,而在廉價的捧場中保持冷靜。他注意到每打下一個海島,總結出教訓,以為攻下一個海島會容易些,結 果死人更多,戰鬥更艱苦,原來日本人也從戰爭小學會了戰爭。特約雖然暴躁,古怪,固執。嚴厲,咄咄逼人,令人生畏,如同“雷霆”,但他富於想象力,勇於採 用任何人都不敢用的新思想、新戰術、新裝備。他既果斷又細緻,連專業人員都忽視的細微末節他都能想起來。他從一份舊旅遊雜誌上得知沖繩島上蛇多,就預訂了 大批防蛇毒血清。他把作戰當成一種工程技術或工藝美術,精雕細刻,追求完美。他不是傳統的那種舊式將軍,而是一種工程師型的指揮官。他在各種艦艇、船廠、 文職崗位上的履歷使他的知識豐富和廣博。他曾是“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和“密歇根”號戰列艦的炮術軍官,還在海軍學院執教過,他當過尼米茲的參謀長,也搞 過海軍戰略計劃工作。他什麼船都指揮過,什麼人都領教過,再也沒有兩棲登陸這種複雜的陸海空立體戰爭更適合特納的性格和氣質了。他是個天生的兩棲戰將軍。
L 日黎明前的暗夜裡,天氣好得出奇。天隨人意。大海平靜,月華如銀,安謐的海面泛起層層亮輝。東南風沒有變向,否則特納將決定在沖繩東岸的中城灣登陸。很可 能,中城灣會變成象貝蒂歐凹灣那樣的屠場。一切順利,天氣涼爽,給在熱帶海洋上遠航疲憊的戰士們帶來刺激和興奮,日本終於接近了。夜航如漫遊在黑色的草原 上,天狼、牽牛星、織女——等北半球導航星在雲隙中閃亮。兩千艘艦艇從慶良間列島方向上逼近了沖繩。
攻 佔沖繩的意義比迄今為止美軍奪佔的任何海島都重大。一看地圖,外行人也會明白。沖繩到九州和臺灣都是二百四十海里,到中國三百六十海里。從那霸起飛的美國 中型轟炸機,可以控制整個東海、日本大部分、臺灣和中國華東沿海,日本幾乎所有重要的軍事設施和工業區都無法免遭空襲。沖繩的中城灣、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