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空,你我當去看看,那片草原究竟有如何的好,不過這個興州確實肥沃,灌溉條件也不錯,一片廣袤的平原,幾乎不低於大漢的中原,得到他確實勝過北方,難怪皇上要先得到這裡!”
孟建微微點頭道:“我料定皇上很快就會動手對付大漢北方朝廷,將軍要做好完全準備啊,留給我們穩定興州的時間最多也就一年半載而已!”
第九卷 天下雲湧 第二十九章 羅馬使團
在諸葛亮放權之後,沮授開始獨掌朝政,原先追隨諸葛亮的大臣也開始慢慢改變方向,轉向跟隨沮授的腳步。
沮授在和田豐的信函中寫道:“隱忍多年,冀州派系終於能掌北方大權!”
和諸葛亮建設軍制的策略不同,沮授選擇了精兵制,大規模精簡兵員,最終只留二十萬軍隊精銳,騎兵六萬,弓弩兵十萬,重步軍四萬,同時保留駐防軍三十萬,半耕半練,主要操練弓矢和刀盾,專門用來守城。
在經濟上,沮授避開諸葛亮後期的重商策略,轉向重農,由於此時冀幽兩州人口有五百萬(華夏二年到華夏三年,北方餓死百姓過百萬),而良田集中在冀州,他選擇了細耕的方式,大規模投資水利行業,盡力使畝產提高。
徐晃調回信都,專門負責京都的防衛,並彷效襄陽城的模式,將信都擴建成六丈二的高牆,清一色的厚磚制,吸納了壺關失守的經驗,在城牆頂端全部豎立尖鐵刺,製作搗樓車,專門應付南方的鐵樓車。
出人意料的是,他還發明瞭一種石門,厚六尺餘,平時懸掛在城牆上,當有來敵侵犯,立刻降下石門;當敵人離去,將要花六十頭牛依靠四個轉輪才能將石門再次拎上城牆,相應的城門部分的城牆也改成夾層制,中間空出一道三尺三寸的空隙,留給石門下墜的空間。
城牆地寬度也加厚,在城牆後。豎立著一排七丈高的箭樓。
劉協千方百計讓軍機院得到草圖,看到草圖之後,劉協驚訝無比,暗道:若是沮授鐵了心要守,只怕三年也攻不下來。
賈詡看到之後,笑道:“聖上也不用擔心,至少沮授是完全以守為主,而諸葛亮是以反攻為上,雖然相對的說沮授掌權之後,統一北方比較困難。但那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劉協笑道:“原來如此,其實還是諸葛亮掌權為好啊!”
賈詡道:“依我對諸葛亮的瞭解,他恐怕是故意讓出權位的,他是一個聰明人。”
劉協搖頭道:“朕還以為諸葛亮準備死戰到底呢,未免太讓朕失望了!”
賈詡忽然諫道:“聖上請聽臣一句忠心之言。諸葛亮雖有大才,且有高風亮節之名,然實不可用,其人雖有心報效漢室,但其心過於獨。總有意文武皆控,和一個人非常相似!”
劉協微微頷首道:“你說的是司馬懿吧!其實他們都是有派系習慣的人,這是朕所不能容忍的。在朕的治下。各大臣各司其職,結黨營社者到底要圖謀什麼,所以諸葛亮的事情你大可放心。”
賈詡道:“既然聖上心中清楚,那臣就不多說了,如果我預料不錯,諸葛亮在我軍準備收復北方之前就會辭呈。退隱山林,然後坐等聖上去請他!”
劉協哈哈大笑:“他也想學姜太公釣魚嗎?”
賈詡道:“劉備不就被這招釣到的嘛!”
劉協笑道:“那不一樣了,如今大漢選用官員都是從各大學府中選撥,他雖然是人才,可朝廷也不急缺,如果他精通農、牧、漁之類的實用型人才,朕倒願意親自去請,而且話也說回來,他不要忘了馬鐵的仇,要是朕再用他,馬家和陳到他們那裡又該如何處置。等統一大漢之後,你派人通知他,要隱居隱的遠一點,太容易被人找到地地方對他沒有好處!”
賈詡道:“其實馬鐵之死,與我也有不少關係!”
劉協站起身,道:“事情已經過去了,就不要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再說他們也沒有和你過不去,說明他們心中忌恨的只有諸葛亮一個人而已!”
兩人閒談了良久,賈詡也藉機將自己對收復北方的想法和劉協全部細細講述,劉協並沒有立刻表態,讓他回去整理好寫成文字,屆時開幕僚會的時候,和其他人一起討論,收復北方是南漢迄今為止最大的作戰計劃,和征伐漠北不一樣,上次遠征既有南驪部族移遷提供補給,而且北方朝廷在對戰上地具有非常強的系統牲,這注定是一場多面作戰,雙方都會投入全部的實力。
統一戰爭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劉協非常清楚,這場仗打完之後,整個大漢地經濟水平又要下降五年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