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同於禁相投,大喜過望,親自奔赴穎上迎接二人,調于禁入新野,負責預備軍訓練之事,戲志才則安置在幕僚臺。
後曹操得知,急忙詢問密報戲志才與荀彧通訊之人,核查之後見其人早不見蹤影,方知中了楚王離間之策。
劉協領群臣宴請戲志才、于禁,宴畢,戲志才問劉協:“殿下以為曹操何時會敗?”
劉協道:“五年為多,三年則少矣!”
戲志才笑道:“殿下高見,操三年之後必敗,不知道殿下是打算乘機取曹操之命,奪徐、兗兩州,還是如何?”
劉協大笑,道:“志才必有良策,但說無妨,只要是志才之策,我必依之!”
戲志才道:“得兗、徐則必須面對劉備,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料定曹操必會敗退至徐州北部,依靠九里山、穎水和汾水與劉備相抗,若殿下出兵敗曹操,其人才能蓋世,卻有梟雄之志,且帳下將領皆為其宗親,必難駕馭,不如相助其錢糧,讓他困頓在徐州,為殿下擋住劉備,待日後安定交、益兩州再一舉奪之,若其願降,則安置南方多水之地,使虎困於澤。”
劉協知道他說的很對,現在滅曹操對自己並沒有好處,楚地得到徐州北部便要安排重兵把守,遂採納戲志才之策,暗調呂布、馬超、陳到、龐德、馬鐵五營騎軍駐紮汝陰,隨時準備突襲兗州,或可給與曹操最後一擊,亦可相助曹操守禦劉備。
劉協又依照游擊戰術結合三國曆史中孫權常用的“奪民不奪地”招數,讓呂布、張遼觀察劉備合曹操兩軍動向,用騎軍隨時機動出戰,攻擊他們薄弱之處,奪一地則步軍跟上,在劉備或曹操反攻之前將百姓南移後離開,不可與他們主力部隊對拼。
第五卷 三年會戰 第十三章 新楚內治(一)
在此之後,初泰二年末開始招募的那些預備軍中年紀過十八的軍士漸漸調到禁衛軍中,成立新翼營開始參與對劉備和曹操的突襲戰。
涼州的鎮西、定西兩軍也時常出動,進入雍州奪縣移民遷入西涼,說的好聽點是鼓勵百姓移居涼州,說的難聽就是擄掠人口,劉備對此頗為震怒,幾番令徐晃、楊奉反擊,卻毫無成效。
於是劉備計劃的清剿曹操、控制中原的戰役,因為劉協的針對性安排,變成了一場三家在中原的會戰,劉備、劉協、曹操總計投入的兵力高達百萬人,而淮陽的袁術、青州的臧霸也時常出兵,加上北方袁紹和劉備仍然保持開戰狀態,公孫瓚和劉虞正式在幽州對峙起來,劉協不停出兵清剿山越和揚州南境的鹽匪,為了拖住劉備的主力進入中原,在長安和涼州之間,劉協的鎮西軍、定西軍也和劉備的長安駐軍保持長期焦灼狀態的對峙。
曹操此時才想起戲志才之言,心中悔恨,急忙讓陳矯在九里山和石崵山之間修築長城,命名為九石長城,同時加強沛城城牆,將小城相縣、蕭縣和細陽縣城牆依大城進行建設,自兗州和豫州遷移百姓百萬南下,使靈璧成為戶過三十萬的大城。
九石長城總長一百二十餘里,曹操一面出兵對抗劉備,一面建城,錢糧頗為不足,以百姓無糧過冬為由向劉協借錢糧。
劉協知其正在修築九石長城,詢問戲志才,戲志才道:“若無此城,曹操定然守不住徐州!”
劉協便令人計算修築所需錢財,得知須錢六千萬錢,糧草兩千八百萬石,便讓曹操用鐵礦交換,待曹操同意後,復令張昭在三年內分六次撥付。
整個中原都因為曹操之父曹嵩而點燃了熊熊戰火,整個大漢在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之後,再次陷入了一場劇烈的震盪中。
這一次的諸侯大戰,實力最強的劉協一心剿滅揚州的山越,在軍力上不弱於劉協的劉備一心滅掉眼中釘曹操,所以兩人盡力剋制在雙方之間爆發大規模的戰役,以免影響自己預定的計劃。
平定了山越之後,劉協就能夠安心吞併交、益兩州,進而才能有實力和北方劉備對決;滅掉曹操之後,劉備才能夠盡得兗、徐兩州,甚至可以染指豫青,一場註定的對決就像宿命一樣擺在兩人面前,他們彼此都在為那一天的到來而準備。
初泰四年秋,曹操再派滿寵前往襄陽,希望劉協出兵洛陽,曹操給出的條件是讓出徐州給劉協,為了防止劉備坐穩中原,治略臺和統帥臺對這個建議很贊同。
劉協卻果斷的否定掉,他與滿寵說道:“天下有今日皆因曹操之故,豈能與之合作!我乃大漢楚王,怎能北攻皇帝之地!”
待滿寵辭去,劉協對眾臣道:“劉備善於用人,曹操亦善用人,然劉備長於堅忍,曹操長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