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4 頁)
,此乃孤王之失,讓人備車,現在就去管先生府中請罪!”
胡昭大喜,急忙讓王熙和唐斬備車,前往管府。
到了管府,劉協未讓人通報,直接率人進府,扣管寧之門,良久無迴音,大驚,用力撞開屋門,見管寧果然舉繩自盡,急忙救下他,按胸換氣片刻才救醒管寧。
管寧泣道:“今日有此重訓,殿下當讓我自尋一死吧!”復又撞牆而去,被胡昭攔下。
胡昭道:“管先生,殿下已知言重矣,我等為臣者當體諒主上,焉能以死明志,若公如此,則殿下盛名受汙,令天下學士寒心,此乃殿下無意為之,而管先生有意害之!”
管寧掙扎著拜倒劉協面前,泣道:“臣非不效力殿下,乃書生無用,只能授徒效力殿下,若臣知兵法,亦願領兵為殿下征戰,然商者實為天下之禍爾,道家先有避世之態,後有黃巾之亂,此亦妖言惑眾之輩,凡煉丹者殺人於無形,凡施符咒者欲害人於謊言,法家重於刑,亂國之首,望殿下明察。”
劉協也不願和他在這個問題上過於爭辯,扶他上床,復令人取靜心養氣的湯藥來,親自喂他喝下,令管寧感激不已,淚流滿面。
劉協取巾拭其淚,道:“幼安不必動容,這都是因為孤王的過失。”復又與他細細講述新的道教迴歸最初老子的哲學理論上,而現在黃老仙家和天一巫神鬼怪,金丹妙藥之說全部抹去不談。
管寧知道老子所闡述的治國之道和修身之說,以及無為的思想本質和漢朝的道教本質上確實不同,與莊子的避世說也不一樣,故道:“若是如此,尚可於我儒家相提,昔日孔聖亦尊老子為龍乎!”
劉協淡淡一笑,複道:“幼安覺得《楚律》定的法刑可以說是輕還是重?”
管寧道:“自然輕重合宜,取民刑為輕,定官刑為重,此乃大治之首,然法家倡導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為己視,使天下不得不為己聽,此乃謬說,害殿下之說啊,又提倡重罪治天下,此亦邪說。殿下既然重道家,當知道老子亦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