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找境外貿易物件,透過傾銷,抑制國內物價貶低!”
張昭“啊!”了一聲,道:“我聽商人說,遼東南方半島的三韓一直和我們貿易,三韓邊上的邪馬臺等國也和我們一些商人有貿易關係,不過三韓的商人還算老實,邪馬臺一直派海寇騷擾我們!”
劉協臉上一寒,狠狠拍案,喝問道:“又怎麼沒有告訴我,難道都當我不存在嗎?”
張昭急忙解釋道:“這個事情我也是前段時間才知道,因為規模很小,且殿下正在益州,凌操就出動江東海營把他們打跨了,現在又挺老實了,所以沒有呈報上來!”
劉協冷哼一聲,道:“這個事情還小嗎?這些蠻夷竟然動手到大漢的地頭上來了,如果你們早點告訴我,南方的糧價就不會跌!”
張昭張大了口,不知道說什麼好,只呆呆的看著劉協,心中老鬱悶了。
劉協看了看他,道:“不是說了嗎,急速解決境內物價下跌的最好辦法就是向外傾銷,當然如果時間足夠的話,長期開拓境外市場,消化境內多餘的貨物可以長期穩定物價,不過既然價格跌到這個程度,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傾銷過去。第二個辦法就是發動戰爭,現在必須和劉備動手了,他是不願意,可也由不得他了,如果不打下去,物價就會持續下跌,只有靠戰事提升貨物和糧食消耗速度。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可以準備和三韓、邪馬臺動手打一場海戰,先緩和下商市,一次性沖垮他們當地的糧市價格。”
張昭疑惑了一刻,道:“我就怕我們和三韓他們動手以後,劉備會乘機率兵南下!”
劉協大笑道:“求之不得,張昭,你說我們為了南北之戰準備了多少年?”
張昭心有所悟,笑道:“從殿下一到荊州,就開始積蓄軍備,訓練兵士,到今天應該有九年了吧!”
劉協笑道:“這就夠了!九年來,我們不停的加固城池,宛城的城池翻新了一次,加厚了三次;襄陽、新野、壽春、汝南哪個城池沒有翻新過,沒有加厚過。剛進襄陽的時候,這個城牆不過兩丈高,都是土夯的,現在全部是巨石青磚,高達四丈。這些年來,所有楚軍的裝備完全更新過了,最初牙門將才穿魚鱗甲,現在呢,小卒都已經穿上了魚鱗甲。從軍士素質上看,我們的牙門將中一半都是訓練六年以上,參加過三次兵道壇以上。各軍偏將哪個不是從每軍一年一度的群英會中挑選出來的,有他們在,我們楚軍之強,遠勝劉備!”
張昭笑道:“殿下到新野之日,就是開戰之時,是嗎?”
劉協大笑,道:“那倒不至於,我已經讓戲志才著手準備,如今快到冬季了,必須明年動手!”
張昭道:“殿下何不在新野緊急再建糧倉,一來加大收購糧草以備軍用,二來稍微抬升糧價!”
劉協點了點頭,道:“本該如此!”
張昭道:“那我便去安排此事!”
劉協微微一笑,讓他去安排相關諸事,書寫紫玉簡給甘寧、周泰、凌操三人率軍準備起兵攻打邪馬臺等國。
此時禁衛軍四大海營戰船都是六層樓船,由於江東船社試製的嵩山級海樓船還沒有成功,各營採用的都是張鈞監製的荊山級海樓船,一律安裝了特殊車輪漿和三桅巨帆,已經有能力無須補給一次航行到日本。
此時日本國土上有著百十個小國家,非常容易打發,只是一次性打敗卻還有點麻煩。
當然最好的情況還是在三韓和連雲港先建立海港進行補給,可以隨時且連續進行打擊,故劉協安排周泰的江北海營改駐地為泗水湖,董襲的淮安海營則駐防連雲港
就在劉協準備動身前往新野,又一件事情讓他停下了北上之行,原來江東飛鴿傳書到襄陽,石廣元帶著廖化、臧霸的弟弟臧洪和五萬餘人從青州南下到金陵,正在金陵進行補充和整修。
劉協笑道:“能帶五萬青州精銳之師回來也可以!”令陳群用飛鴿回覆當地令青州投效的人員先在當地調整,石廣元、廖化和臧洪等人乘快船直接上新野來。
此後,劉協帶楚王府諸人簡單收拾後就趕往新野,為了安心做事,他只帶了蔡琰和其他些服侍自己飲食起居的老宮女,而將小荷留在襄陽。
到了襄陽,劉協立刻安排周瑜率孫策、陳武、張翼、吳懿等將前往宛城,高順雖是大將,但還不是駐守洛陽的關羽、賈詡二人的對手。
沙摩柯的南山營則從周瑜身邊撤了下來,派往嵩山,南山營的子弟兵們擅長山地戰,流轉與嵩山內,依靠穎川供應糧草,在山中巡查,以防劉備安排伏兵偷襲穎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