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3/4 頁)
份祝福你們!”
羊祜把這番話大聲傳達下去,人群中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若不是衛兵死力阻攔,數人便要衝上來。羅洛尼尼臉色頗不好看,怕劉協看不慣他們當地風俗,急招手向羊祜示意,羊祜明白他的意思,在劉協耳邊低低說了幾句,劉協放聲笑道:“這有何難,讓他們一一上來就是了,諒他們也起不了什麼風浪。”
數十人依次上來,一一親吻了劉協的鞋子,然後圍在劉協身邊又跳又唱,甚至有些衣衫暴露的年輕女子想拉著劉協一起跳舞,眾親衛營一見這番模樣,唯恐亂了禮數,立刻上前驅散眾人。
劉協早知道此地風俗不同於大漢,而民風淳樸如斯,也是非常喜歡,心中暗暗嘆道,希望幾年之後,這些人能夠接受大漢的知識禮教,同時保持他們的純真和快樂。
新城選址離金瀾門基地有百里遠,以海而建,南北長三里,寬二里,比起國內諸城來,可說小的可憐,不過這已經讓兩位酋長咂舌不已,更不用說普通百姓了。他們二人各自統領本族,自當權起並不曾去遠方遊歷,生怕自己一天不在,老家便被異族端掉,因此算不上見過多少世面。這座城鎮劉協本來是想做港口之用,此時不過向兩大部族炫耀一下大漢的建築技巧而已,眼看戰亂要起,他並沒有心思此時便建造商業城市,畢竟眾人辛苦一場最後毀於戰火太不划算。他行宮雖然早些時候就已建成,劉協自己也喜愛奢華,只是為了避免起到不好的影響,對每次建造新的行宮都要求簡樸一些,他要給大漢帝國做一個表率——奢侈品是用來出售的,不是給我們自己享受的。
新城一個月間已初具規模,全賴烏拉布尼和羅洛尼尼兩人勤於監工,而黑人的吃苦耐勞確實讓劉協讚歎不已,也更明白千年後歐洲的人販子為什麼這麼熱衷於黑奴了。這中間羊祜幾乎累到不起,皆因通曉土著語者以他為首,而其他通譯若非語言不過關,便是性情脾氣不對,羊祜又要隨時聽候劉協傳喚,又要奔走於工地之間,有時還要解決通譯和土民之間的爭端,正是叫苦不迭。
劉協見他辛苦,一日瘦似一日,吩咐御廚為羊祜專心調養幾日,只是羊祜往往吃不了幾口便不得不丟在一邊趕赴公事,劉協淡淡的和龐統道:“年輕人就必須這個樣子才值得培養,大漢近百所學府,每年培養的學士過十萬,可以說不缺乏聰明之士,但卻飯的就是這種肯吃苦的人!”
本地軍隊的建設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龐統從衛軍中調出兩百名老成持重者,將兩部族先期選送的兩千名軍士略加訓練。從大漢本部出發的艦隊,滿載著可以將十萬人武裝到牙齒的軍械,和整整一萬人由將尉組成的將尉營,此時應該正在穿越印度洋吧。而各大商社聞風而動,如今大漢帝國是商隨軍動,軍伴商行,看到大漢中央軍準備進入西非,各主要涉外的商社都準備到這片遼闊的西非上大展身手。
為了這一萬人的到來,羊祜不得不提前舉辦了一個漢語培訓班,畢竟國內通曉本地土語者幾乎為零,這些將尉雖然多年征戰,紀律嚴明,可面對完全無法交流的部下,想指揮起來也難。只是此時讓土人識字也太顯倉促,他只好儘量將一些簡單的生活和軍事用語傳授給兩大酋長的近臣,然後再由他們傳授給族人。只是這樣一來,千傳萬傳,口音不免五花八門,到普通百姓口中,十成未必還像一成。只是既然漢語之風已起,所有人都將會說兩句漢語為自己的榮耀,稍假時日,大漢文化的普及並不算難。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只是建城勞工糧食漸現短缺,這也是劉協意料中的。西非雖然適合糧食生產,但本地農業技術欠發達,還處於刀耕火種的時期,每年糧食產量非常少,主要是靠天吃飯,而大漢的農業技師們剛剛開始與本地土民交流,沒有個一兩年不會出現什麼成效。好在缺口不算太大,不過等到將尉營到來後,加上兩大部族的數萬甚至十數萬常備軍,那個缺口將是巨大的,僅僅依靠船運並不現實。
難道只有靠戰爭和掠奪其他部落來填補這個虧空麼?劉協雖然不喜歡掠奪性的戰爭,可畢竟隨船隊而來的糧食不見得多豐裕,維持這個龐大的軍團,僅僅靠烏拉布尼和羅洛尼尼的兩個部族是不可能的。也許其他部落還沒有意識到,若他們堅守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絕歷史的潮流,大漢帝國會給他們帶來什麼。
第十二卷 華夏天下 第十八章 內鬥
新城的建設並沒有耗費劉協多少精力,這麼小一座城池對他來說,可說微不足道,可它對於烏拉布尼和羅洛尼尼來說,卻又是如此的驚豔。市政廳、軍營、民居一切井井有條,所有道路均採用石板鋪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