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著握手言和把酒言歡了。
幾個月內,國內煤鐵價格基本上恢復了正常。但由此又帶來一個新問題,重刑犯成為各大商社拼命爭取的緊俏物資,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軍隊,完全可以把這些原來無法無天的囚徒們掌握在礦井之內。大漢不缺資源,現在缺的就是這種廉價勞動力,可畢竟他們原來就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勞動,不可能完全都抽調到礦井中去,被拉過去的開始也多不過是頑冥不化之徒。這些傢伙到了礦井深處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除了個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當場自殺之外,其他無不拼命幹活,以求早日脫離這種人間地獄。結果,凡是有犯人作苦役的礦區,生產效率都相當的不錯。
幾大商社嚐到了甜頭後,開始把主意打到了其他服刑的犯人頭上,開始還是正大光明地去向各地官員索取。官員們巴不得有人接手這些燙手山芋。沒設盛宴款待商社代表就算寒酸的了,後來倒發展成了商社人員秘密賄賂各地官員,以求能夠優先得到新服刑的囚徒。再後來,各大商社直接開始賄賂司法人員,希望司法人員能夠輕罪重判,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廉價勞動力。
這場鬧劇持續了沒有多長時間,終於隨著大漢科技人員解決了多數威脅人身安全的生產隱患,才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當中,礦業生產不再為人們談虎色變,大漢的煤鐵及其他金屬開採終於進入了成熟的成長期。
劉巍一直冷眼旁觀這場鬧劇,雖然主意是劉協出的,可這些命令都是以自己的名義簽發,開始他心中也沒有底,生怕犯了眾怒,畢竟犯人遲早還是要回歸社會的,不過後來事態的發展還是基本令人滿意的。只是到了最後商社之間爭奪廉價勞動力的那種瘋狂,讓他簡直是眼界大開。為了利潤,這些人絕對不在乎犯人中是否有自己的相識或者舊日同僚,只管拿來往死裡用。人性裡那種陰冷,讓長年高處勝寒的劉巍都覺得有點不舒服。
當國內礦產價格重新回落到底線的時候,大漢無論是官場還是民間,法律意識都有了極大的加強。因為只要一旦觸犯法律被宣判入獄,那就等於是半隻腳踏進了棺材。別指望賄賂法官就能逃命,法官還得擔心自己會不會某天被人舉報呢,一時之間,受賄索賄的現象基本在權要之間杜絕,倒是礦場監工轉眼成了帝國十大最熱門職業之一,多少有志女子非監工不嫁,做不了正室做小妾也行,一時之間令讀書人氣短。
諸如此類的鬧劇,在這一年內屢次上演,劉巍又好笑又好氣,但畢竟讓人頭疼的軍費透支問題解決了,別的什麼問題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他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區區幾萬囚徒,就輕易解決了兩億銀元的赤字問題呢?這些人不可能每人每年創造出數千銀元的價值,一個身強力壯的勞工,每年最多能從礦道拖出來售價百元的煤塊就已經相當不易。如今的商社,力量已經大到了他逐漸無法掌握的地步,隨便哄抬一下物價,就夠劉巍消化的了,這種情況可不太妙啊。
倒是劉晟更警覺一些,當帝國煤價開始上漲的時候,他親自去找各大商社的負責人商談,希望他們不要太過分了,錢是掙不完的,大漢若財政赤字過大,自然會緊縮開支,到那時候降低向商社的採購量,或者乾脆停止一段時間的物資採購,到時候誰也不會好過。
劉晟的這番威脅幾個老傢伙並沒有放在心上,反倒是告狀的信件如雪花一般的飛向劉協和劉巍那裡。畢竟現在大漢帝國八王分治,劉晟只不過是劉巍的長子,又從來沒有立過什麼像樣的大功,完全靠主上的蔭功而已。他對於的軍政的改革,很多老傢伙都不以為然,大漢如今四海昇平,還這麼拼命地發展軍備,遲早會把國家拖垮。但發展軍備就會增大采購,商社會有更多的掙錢機會,所以這些人都是一邊偷偷罵劉晟一邊興奮地盯著軍部新開出來的訂單。
簽訂單的時候,商社自然是看著劉晟眼色行事,可如今該漲價的時候不讓他們漲價,這不是明擺著斷大家的財路麼?於是許多人開始懷念其他幾個性格溫和的王爺,亞漢省的劉逸首先被推出來,幾乎所有商社都暗地支援劉逸成為劉巍的接班人。
劉巍現在健康狀況實在是有點不容樂觀。多年的操勞,讓他提前進入了衰老期。雖然說起來劉協當年要比他辛苦很多,可劉協所在的時期人才輩出,他的智囊團那是相當令人放心。而從另一點來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而劉協在天下初定之後,大刀闊斧的進行軍事宗教科學等一攬子大革命,多數都是在進行當中易手與劉巍的,這種半路棋局往往讓人更加費神。況且劉巍雖然從幼年起就跟隨劉協耳濡目染,接觸到了很多自然科學知識,但畢竟劉協在後世跟隨了眾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