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頁)
臺,胤礽於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被廢除皇太子位。
諸子見有機可乘,紛紛四下活動,謀取儲位。皇長子(庶出)胤礻是志在必得,滿心想父皇會立他為太子。可是,康熙卻給他當頭一棒———明確表示從沒有立他的意思。於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奪儲實力派,粉墨登場。胤禩在兄弟們中,才智堪數第一———至少在人們心目中是這樣認為。他又勾結爭儲無望的胤礻是和九阿哥、十四皇子等人,並爭取了相當多的朝臣、貴戚的支援,大有馬到成功之勢。怎奈康熙早已看透此人,曾公開給胤禩集團“潑了一盆冷水”。不過,由於胤禩的勢力太大,他一直是競爭皇儲的最有實力的人選。
胤礻真在這次廢太子事件中,基於自己替補無望,採取了維持舊太子地位的態度。
康熙在宣佈廢胤礽的告天文書之前,將文書讓被拘禁的胤礽觀看,胤礽說:“我的皇太子是父皇給的,父皇要廢就廢,何必告天?”胤礻是把這個話轉奏給了康熙。康熙聞言大怒,說:“做皇帝是受天之命,這樣的大事,怎能不告天,胤礽如此胡說,以後他的話不必上奏了。”
胤礻是將諭旨傳達給胤礽,胤礽擔心諸兄弟陷害自己,自己無法申辯,就又說:“父皇若說我別樣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弒逆的事,我實無此心,須代我奏明。”胤礻是因已有旨意,嚴辭厲色地予以拒絕。這時在場的九阿哥向胤礻真說:“這件事關係重大,似乎應該代奏。”胤礻真順水推舟說:“九阿哥說得對,即使我們因代奏得了不是,也該替他奏明。”但是胤礻是仍不答應,胤礻真就下決心地說:“你不奏,我就奏。”胤礻是隻得同意代替廢太子陳奏。
康熙本沒有置胤礽於死地的意思,聽了胤礻是等人的陳奏,當即表示“你們奏得對”。於是就命把胤礽項上的鎖鏈拿掉。當時諸皇子為攘奪儲位,爾虞我詐,大多對廢太子落井下石,惟有胤礻真維護胤礽的正當要求。他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廢胤礽之後,胤礻是胤禩的地位明顯地超越於眾兄弟,胤礻真很清楚,新太子輪不到他,而他同胤禩、胤礻是等人關係一般,太子換人,對他不利,若太子依舊是胤礽,以他們間原有的君臣關係,一定對他沒有損害,所以他才為廢太子說話。
康熙在迫不及待的心情下廢黜太子,卻沒想到在廢黜太子後,立即出現了諸皇子為謀奪儲位而展開更為激烈的鬥爭。康熙為了穩定人心,緩解激烈的矛盾,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於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復立胤礽為皇太子。
胤礻真在皇太子廢立事件中,站在康熙的立場上,對胤礽表示關切,仗義直陳,疏通皇帝與廢太子的感情。同時,他同奪嫡最有力的胤禩也保持某種聯絡,表面上既不反對,也不支援,但骨子裡不願他得勢。對其他兄弟,胤礻真也在皇帝面前頻頻上好話,或在人需要時給予支援,康熙稱讚他:“為諸阿哥陳奏之事甚多。”
另外,當胤禩、胤礻是等封為貝子時,他啟奏說,都是一般兄弟,他們爵位低,願意降低自己的世爵,以提高他們,使兄弟們地位相當。他如此做作,意在獲取父皇的信任和各方好感。
胤礻真很會體察康熙的用心,並從身體上給予體貼。當康熙因廢皇太子勞神抑鬱、身患重病之時,是胤礻真率先向康熙陳請,自願冒死擇醫,並與稍知藥性的胤祉、胤祺、胤礻真一起,檢視方藥,日加調治,悉心護理,康熙因而漸好,十分愉悅。在釋放皇太子胤礽之際,康熙曾在上諭中對諸子一一評述過,其中對胤礻真表現出格外親切,且讚譽孝誠。康熙說:“朕之諸子,多令人視養……惟四阿哥聯親撫育,幼年時,微覺其喜怒不定,至其能體朕意,愛朕之心,殷勤懇切,可謂誠孝。”胤礻真得旨,當即上奏說:“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喜怒不定四字,關係臣之生平,仰懇聖慈,特諭旨內此四字恩免記載。”康熙即刻同意,傳諭旨說:“十餘年來,實未見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處……此語不必記載。”
胤礽的廢立是一次大的政治風浪。胤礻真在波濤中角逐,表演基本上是成功的,贏得了康熙的好感。康熙特傳諭旨表彰他,“前拘禁胤礽時,並無一人為之陳奏,惟四阿哥性量過人,深知大義,屢在朕前為胤礽保奏……”胤礻真聽了,本應高興,卻表現出誠惶誠恐的樣子,說他從來沒有保過廢太子,因而“皇父褒嘉之旨,臣不敢仰承”。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不便承擔這個責任和領受這個功績,免得將來太子出事而受牽連,也免得遭受眾兄弟的嫉忌。這次鬥爭顯示了胤礻真八面玲瓏的政治活動才能,也使他得到了鍛鍊。
即使自殺也不應放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