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初見一龍(下)(第1/3 頁)
補上五月十一號的。
——
院外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高家家長。
鄉中諸大姓裡,只有高家是在鄉亭住,離官寺不遠。太守陰修來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了,就算沒有荀貞的通知,他們本也打算過來拜見的,因此來之甚速。高家的家長是高素的父親,沒有帶太多人,四五個抬著禮物的賓客跟從在後,高家的子弟裡只帶了高素一人。
自荀貞誅滅第三氏後,鄉中諸大姓對他都刮目相看,高素的父親也曾宴請過他,兩人彼此相識。荀貞見是他來到了,停下腳步,寒暄兩句,再向周圍計程車子們告個罪,示意他們將賓客和禮物留在院外,帶著他兩人登上臺階,脫去鞋子,步入堂內。
高家雖有陽翟黃氏為後臺,但畢竟只是個鄉中土豪,面對一郡之守,面對本縣縣令,面對濟濟一堂的郡縣大吏們,高氏父子皆誠惶誠恐,剛入堂中,就拜倒在地,口中呼道:“西鄉民高成、高素拜見明府。”
西鄉官寺的正堂說大不大,也有一兩丈深,陰修坐在最裡邊,儘管是衝著門,此時又陽光燦爛,堂內明亮,可因為眼神不好的緣故,還是看不清來人的相貌,只大略看見了兩個人身。看不清就看不清吧。他也沒興趣看清這兩人長什麼模樣,習慣性地眯起了眼,露出和藹笑容,說道:“你二人姓高?吾聞貞之言道,爾鄉中有大姓五,其中之一是謙德里高氏。是你們麼?”
高素此前聽到過一點風聲,說潁陰荀氏和新來的這位太守族中有姻親,此時聞太守很親切地直呼荀貞之字,心中想道:“看來傳聞是真的了。”
不說荀貞誅滅第三氏的雷霆手段,就衝這個傳聞是真,之前那上百萬的買馬錢就送得值。
他雖倚仗黃家是勢,素來驕橫輕脫,但一來羨慕古遊俠之風,對錢財其實並不是特別看重,要不然當日也不會被荀貞一吹一捧,就舍了程偃的債券,並主動和荀貞交好;二來,他也不是不知輕重之人,——他家的靠山陽翟黃氏儘管勢大,可這陰修也不弱,不但現為本郡太守,而且來頭也不小,南陽陰氏乃是光武皇帝的老鄉,當年的四姓小侯之一。中興以來,其族中已出過兩個皇后,漢家的皇后多出南陽,去年底剛被立為皇后的何氏不就是南陽人麼?誰也不能保證這陰氏以後會不會再出皇后,若能借助荀貞的線搭上陰修,自是最好不過。無官無權計程車族,他可以不在乎;但對像陰氏這樣“與漢同休慼”的百年貴族他卻不能不仰為觀止。
——若說他以前和荀貞交好,只是出於“意氣相投”,那麼如今他與荀貞交好,則是存了刻意的成分了。這也不一定是壞事。人生世間,知己難求。與其說知己難求,不如說是純粹的感情難求。他和荀貞的交情本就不穩固,“意氣相投”只是他自認為的,實際上只是他的一時興起,否則他也不會當著荀貞的面與文聘爭鬥了,現今有了利益關係的存在,說不定反是件好事。
他父親高成答道:“回稟明府,小人等只是粗野鄉民,土裡刨食兒,何敢稱為大姓。久聞明府賢明,今治本郡,實乃小人等的福氣。小人冒昧,斗膽備了一些禮物,還請明府笑納。”
一個鄉中土豪能備下什麼好禮物?陰修不以為意,點了點頭,說道:“吾來爾鄉,是為行春。‘青陽開動,根荄以遂’。青陽者,春也。遂者,復甦滋生也。凡春之季,地氣初通,是萬物復甦之時。你為農家,當知《汜勝之書》,書中有云:‘春,地氣通,可耕堅硬強地黑壚土’。現已到了耕種的季節,今天子聖明,群賢在朝,立春之日,天子尚躬耕於籍田,何況爾等?你身為鄉中大姓,萬不可輕忽懶惰,要給鄉民們做個典範。須知:‘春不種,秋不收’。”
《汜勝之書》是前漢汜勝之編的一本農書,高成雖生長鄉間,但連大字都認識不了幾個,自是沒看過這本書。不但沒看過這本書,而且因為陰修說話太文縐縐了,他有一半都沒聽懂,也不好出口詢問,不知該如何回答,只能伏地叩首,唯唯諾諾:“諾。”
荀貞看出了他的窘態,出言解圍,笑道:“高翁在本鄉是最勤勞節儉的。明府,你就儘管放心,他必能給鄉民起一個好的典範。”
陰修說完,縣令朱敞也勉勵了幾句。
高氏父子退出去後不久,謝、費、馮、劉諸家的家主絡繹趕到,依次登堂。
陰修、朱敞分別撫慰勸勉,把他們都勸告、勉勵了一番。
謝、費兩家還好,不是沒見過官吏,特別是費家,既是張讓家的賓客,費暢又是郡中督郵,猶能存些鎮定;馮鞏的父親馮溫和劉家的家主劉翁兩人長這麼大,縣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