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初見一龍(上)(第1/2 頁)
補上五月十號的。
——
可能是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包括荀悅叔侄和陳群在內,在場計程車子多是來自郡治陽翟以及襄城、潁陰、許縣這些距離陽翟較近的縣。除了他們外,還有三人。這三人卻竟不是本郡人,而是來自平原和北海。他們年歲相仿,都是二十出頭,站在陳群的身邊。
“在下平原華歆。”
“在下北海邴原。”
“在下北海管寧。”
荀貞怔了一怔,很快反應過來,儘管吃驚奇怪,臉上依舊習慣性地保持謙和的笑容,適當的加上了一點景仰之色,說道:“可是被稱為‘一龍’的三位賢人麼?”
華歆和邴原、管寧相善,皆有名州郡,被時人稱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適才的那些士子,如辛毗、棗祗,荀貞都是知道的,不過若論其“熟悉度”,還是眼前這三人、準確點說,是華歆和管寧兩人他更“熟悉”一點。——前世上學時他學過《管寧割席》的故事,講的正是華歆和管寧的故事。
華歆、管寧、邴原三人謙虛說道:“‘一龍’云云,都是鄉人抬愛。歆(寧、原)等才朽學淺,難配此稱。”
荀貞穩住心神,笑道:“三位的大名我早已聞聽,今見三位,果然氣宇軒昂、儀表出眾,名至實歸。”打量他們三人。
華歆、邴原二人長相普通。管寧的相貌十分出眾,美鬚眉,個子也很高,足有八尺,換算到後世的單位,差不多快一米九了,荀貞得抬頭看他。他暗自讚道:“真是一個偉男子。”打量完畢,又有點奇怪,暗道,“他三人是青州人,卻怎麼來了我們潁川?又跟著太守行春?”
華歆看出了他的疑惑,主動解釋說道:“君國太丘公德厚流光,高標逸韻,歆等仰慕,故結伴而來,求學公之門下,適逢君國府君行春,召各縣子弟相從,歆等久聞君國乃天下名郡,衣冠盛大,諸姓子弟皆才德兼備,絕倫逸群,所以雖自知淺陋微薄,才朽學淺,但為了能見識一下君國俊才的高潔風範,還是厚著臉皮跟著阿群來了。”
兩漢郡守權重,郡之地位與前秦封國相仿,郡之屬吏“稱守為君”,和太守是類似君臣的關係,又郡、國並行,因而時人“視郡如邦國”,故華歆稱“潁川郡”為“君國”。
荀貞聽罷,心中瞭然:“原來他三人是遊學而來。”
陳寔很多年前就已經海內知名了,當年如李膺、賈彪、陳蕃、郭林宗、荀淑、鍾皓等等這些被天下士子所敬重的大名士們都或師事於他,或與他交好,或與他齊名。如今,這些人都已故去,唯他碩果僅存,年近八旬,可謂年高德劭、天下無對,帝國境內各個州郡計程車子為了求名,常有不辭千里,跑來許縣拜見他的。
想到這裡,他不覺顧盼,看了看從容立在華歆身邊、微笑不語的陳群,又往堂內看了眼跪坐太守之側、高踞諸吏上首的鐘繇,又想道:“陳、鍾二人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成為一代重臣,固有他們自身能力出眾的緣故,但未嘗不也是因他們家世顯著、門生故吏眾多啊!”
陳寔與天下名士相交,孔融、華歆這些後來的大人物都是他的晚輩,死的時候,“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
鍾繇的曾祖父鍾皓也當過郡功曹,一家之中,兩代執掌一郡人事,受他們恩惠的郡吏多了去了。並且鍾皓博學詩律,教授過門生千餘人,這些門生現在很多都在本郡出仕,或者在外郡任官。既有故吏,又有門生,人脈這麼強大,也難怪鍾繇不到三十就當上了本郡功曹。
荀貞穿越已久,對這個時代非常瞭解。
他深知,鍾繇、陳群,乃至華歆、管寧、邴原這樣的人都是他不能相比的。這些士族子弟或出身高貴,或少年成名,不少人年紀輕輕的就能得到州郡的舉薦,有的被徵入朝中,有的擔任郡縣右職,出仕對他們來說是很容易的,大多才高氣傲,非是樂進、時尚這樣的寒士。他可以用恩德來感動樂進、時尚,把他們招至手下,但對鍾、陳諸人,他唯一希望的只是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讚譽,再透過他們的嘴,讓州郡裡計程車族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沒有科考的時代,只要有了“名聲”,什麼事情都好辦了。華歆、管寧、邴原三人千里迢迢的來潁川,來許縣求學於陳寔門下,不就正是為了求名麼?
華歆心思透亮,善能察言觀色,注意到他回顧堂內的動作,以為他是想回去,說道:“歆等隨從府君,有幸能來足下鄉中。沿途所觀,田美人樂,耳中聽到的都是百姓們在讚美天子的聖明、府君的神明和荀君的仁德。所見所聞令人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