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三國之最風流 > 59 慨嘆

59 慨嘆(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漢筆大魔主劍神墓上蒼傾天魔王已死的世界尋找魔王城醫道刺客我是真不想當什麼城主啊給天道打工,我在元界替天行道凌霄仙尊志被放氣的散修絕不放棄,誓要逆襲仙派傳奇三元·三會異界飛龍三妖傳奇三界逍遙遊我在洪荒投資諸天神仙也想發展下線問道仙塵瞎琢磨修仙夢迴春秋逆天狠人

深秋十月,天高雲白,風從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吹過,林木的葉子大多落了,綠油油的原野與稀疏的林木中,隱約幾處裡聚。早上起來的時候,亭舍內的地面上結了一層冰涼的霜露,行走在上邊,沾溼了鞋子,而當太陽高升後,這霜露漸漸地被蒸發不見了。

從吳郡來的商人沒有多做停留,打好了水就繼續行程,向東邊去了。他們人雖去了,留給荀貞的失落卻好幾天都沒消失。這天上午,他正蹲在樹下,瞧著那露珠,感嘆人生,前院的門外來了兩個騎馬帶刀的縣吏:“縣君有令,召繁陽亭長荀貞去官寺。”

荀貞自來亭中任職亭長,至今已快兩個月了,縣令從來沒有召見過他,包括“許仲殺人案”時也是杜買去彙報的情況,現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亭部中並無大事發生,也沒到每年考核政績的時候,這時候突然遣人相召,卻是為何?

荀貞急忙忙收拾停當,牽馬出舍,與那個兩個縣吏一起上了官道,旁敲側擊地打聽。

漢時的吏員大致分兩類,一種是“縣廷屬吏”,一種類似“賓客舍人”。前者是透過正規渠道任職或被拔擢上來的,後者是主官“自闢”的,雖都領取俸祿、名在吏冊,但與主官的親近關係不同。前者可稱“公吏”,後者可稱“私吏”。

眼前這兩個吏員都是“私吏”,與縣君的關係很親近。所謂“仕於家者,二世則主之,三世則君之”,如果接連兩代都為同一個家族效力,那麼對效力者來說,這個家族就是“家主”;如果接連三代都為同一個家族效力,那麼對效力者來說,這個家族就不但是“家主”,乃至是“君上”了。

如今這位潁陰縣令的家世雖比不上當今的那些名門大族,比如汝南袁氏,遠遠達不到“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程度,但也是世代為宦,來給荀貞傳令的這兩個吏員便都是接連兩代都為其家效力的,要論親近關係,比身為縣令心腹的秦幹還要親近,因此口風都很嚴,不肯洩露縣令召他去官寺是為何事,只是笑著說:“荀君放心,是好事,不是壞事。”

既然他們都這樣說了,不肯直接回答,荀貞也不再詢問,改換話題,與他兩人指點途中景色、評說本地風土人情。

他來任職雖還不到兩個月,但一則,早將本亭的轄區跑了個遍,對本地的情況很熟悉,二來,自小在潁陰長大,對本縣的故事也很熟悉,不管是本亭的、還是外亭的,都是說得頭頭是道,遠至戰國、前秦時出生在本地的名人以及一些發生過的典故,皆隨口道出、隨手拈來。

這兩個縣吏不是潁陰人,是跟著縣令來的,好些事兒並不瞭解,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已到潁陰縣城。縣吏觀望了下天色,見剛過未時,說道:“緊趕慢趕,總算沒有太晚。縣君現在應正在寺中相候,荀君,請隨我們來吧。”

當先引路,進入城門,帶著荀貞往“官寺”行去。

……

漢承秦制,城中的規劃井然有序,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一個是“閭里”,百姓們居住的地方。

一個是“市井”,也就是市場,買賣東西的所在。

再一個就是“官寺”了。

和“裡”外有牆垣一樣,“官寺”的外圍也有牆垣,並且牆垣更加高大。若將整個潁陰縣城稱為“大城”,那麼“官寺”就是一座“小城”。前漢時,“官寺”在城中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在城中,有的在城東,本朝以來,逐漸都遷到了城北,遂成為了一種定製。

為節省人工、材料,很多“官寺”會建在縣城的西北角或東北角,這樣,利用原先已有的城牆,只需要再分別向外引出兩道牆垣就能把“官寺”包圍其中了。潁陰縣的“官寺”就在城之東北角。

……

荀貞三人,經市井、過閭里,到了城東北,迎面一個石闕,正對著大路。石闕後邊即“官寺”的大門。寺門通常南向,取“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之意,潁陰寺門即是如此。——也有的“官寺”門前不立石闕,改為立兩個桓表,都是取其莊嚴顯目之用。

門闕或桓表的邊兒上,有一個建鼓,懸掛木上。吏民、縣中有事,便擊打此鼓,以讓人知曉。荀貞在前世時雖沒見過“建鼓”這玩意兒,但在影視上多有見過,似乎直到清末民國時期,衙門門前還有這東西,所以穿越以後見到此物也不驚奇。

就像亭舍門邊有“塾”一樣,寺門的兩邊常也會有一間或幾間房,與圍牆相連,門往外開。這是供外地來的官吏們更衣用的。如果長官暫時沒有空兒見他們,他們也可以在其中歇息。這會兒,“塾”

目錄
神捕亂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