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結交(第3/3 頁)
的事蹟記不大清楚,只記得他長得不錯,有姿容,後來被曹操殺了。荀貞順著樂進的話風,接著問道:“今兗州豪傑,少年名士,後起之輩,還有誰人?”
“泰山鮑信,年三十,文武兼備。山陽李乾,有雄氣,聚賓客數千家,其子李整,其侄李典,皆有聰慧之名。此二人,實為我兗州後起之魁首。又有泰山臧霸,年十八,率賓客奪救親父,勇氣郡縣聞。濟陰董昭,年十六,舉孝廉。任城呂虔,年十五,膽氣聞鄉里。山陽滿寵,年十五,為縣賊曹,剛直能斷。此數子者,我皆遠不如也。”
他頓了頓,最後說道:“而若論人才之盛,乃為陳留,其郡中阮瑀、邊讓、毛玠以及高家諸子,雖皆年少,而或通經書,或擅文辭,或有智才,或有膽略,無不卓然出眾。”
樂進說的這些人,荀貞大多知道,有的是來自前世的記憶,有的是來自穿越後的聽聞,便如那臧霸,通緝他的文書還在亭舍的牆壁上貼著呢。
聽完後,他茫然若有所失,不知不覺把剛剛端起的木椀又放到了案几上,想道:“鮑信、李典、臧霸,還有眼前的這個樂進,都是‘名將’。董昭、呂虔、滿寵諸人,我雖不熟悉他們的事蹟,卻也知道皆是‘名臣’。有此良臣猛將,曹操怎能不崛起兗州呢?”卻是由此想到了曹操。
他心知,這些“良臣猛將”皆為一時之選,也許他永遠沒有機會和他們相見,更別說“拉攏、收攬”了,感嘆過後,看了看文聘,再把目光轉向樂進,又想道:“能在一個月之中,接連結交到兩個‘名將’,我也該知足了。更何況荀彧、荀攸又是我的族人,前些天還認識了戲志才,老天雖將我投到這漢末亂世,但待我卻也不薄,還有什麼可埋怨呢?……,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那些做不到的事情、沒啥指望的事情何必再想?眼下之事,當是好好尋思個辦法,想想怎麼能把樂進收攬過來才對。”
他想起文聘剛才的舞劍,心中一動,有一計上來,笑道:“兗州真人才濟濟!文謙,假以時日,你的成就必不遜色他們。”
樂進只是寒門出身,哪裡敢和鮑信、李乾、臧霸、董昭這些名門、大族的子弟相比?他說道:“我學經不成,練劍亦不成,怎敢與州郡俊彥相比?”
荀貞不以為然,說道:“你學經如何,我不知道,但你一人一劍,步行數百里,過兩州之地,這一路行來,斬殺了不少盜賊,怎能說練劍不成?”笑與文聘道,“仲業,你以後可要與文謙多多親近。”
文聘恭謹應諾,看了眼樂進,說道:“只可惜樂君不能久留,沒辦法太多請教。”
“今次雖不能久留,但文謙總有回來的時候。等他回來,你再多多請教不就行了麼?”
“這,……,樂君,可以麼?”
樂進遲疑了一下,轉首去看荀貞,只見他笑吟吟的,眼中有殷切之意,當下瞭然,心道:“荀君這是在邀我再來了。”他雖然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荀貞為何如此看重自己,但自與荀貞路遇至今,荀貞對待他已何止“熱情周到”?借馬、請酒,送衣、送鞋,並邀同塌而眠、徹夜長談,簡直是“推赤心入腹中”了,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只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請求呢?
他當即應道:“‘請教’不敢當。等我拜祭過老師回來,若文君有意,當然可以互相切磋一下。”
荀貞大喜,心道:“就等你這句話了!”重又端起木椀,說道,“好,那就這麼說定了!文謙,我與仲業翹足以待你的歸來!……,阿褒、阿偃,你們也端起酒來,滿飲此杯!”
諸人同時舉酒,俱皆一飲而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