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 頁)
,這便是從襄陽過來的李慶安和他的親兵們了。
李慶安雖然知道他那封西域戰略書會有效果,但他卻沒有想到竟是來做河南採訪使,或許這就是李隆基的矛盾所在,既想重新啟用自己,但又感覺時機不對,便把自己派來河南巡查。
查什麼?李隆基的聖旨中說得很清楚,查官糧是否短缺,查地方官是否枉法,難道李隆基不免掉自己的御史大夫一職,就是為了今天嗎?
“使君,你看那邊!”
幾名親衛笑著指向龍王廟求雨的民眾,大家心情都十分暢快,不用再去柳州了,而且主公的官職又得到恢復,近一個月積在心中的憋屈被一掃而空。
李慶安饒有興致地看了看龍王廟前的祈雨儀式,他倒是第一次看見民眾祈雨,安西北庭都是靠冰山融水,不靠天下雨,沒有什麼龍王廟,不過他一路走來,並沒有感覺旱情有多嚴重,尤其是許昌縣,基乎沒看見逃難的饑民,而且也並不是所有的河流都乾枯,像穎水雖然水很淺,無法行船,但多少還是有一點水,能保證沿途民眾飲水,這和他想象中的千里白骨、餓殍遍野的情況完全不同。
“張永慶!”
他回頭喊了一聲,立刻跑上來一名濃密大眼的年輕親兵,“使君,我在呢!”
“你老家不就是許昌嗎?我來問你,今年的旱情在你記憶中是最嚴重嗎?”
“回稟使君,現在旱情還沒有到嚴重的時候,我聽父親說,開元十五年的大旱才叫嚴重,挖草根、剝樹皮、吃硝土,餓死了很多人,大家全部逃往襄陽,一路上都是病死餓死之人,可現在你看,一路上的樹皮都是完整的,其實……”
說到這裡,張永慶忽然停住了,“其實什麼?”周圍幾個親衛齊聲問道。
張永慶嘆了口氣道:“其實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禍。”
“人禍怎麼可怕法,說說看?”李慶安笑問道。
“我祖父說有一次遇到旱災,朝廷下令開倉放糧,結果一斗米中至少有三升沙子,官老爺們一斗米貪了三成;這還算好的,至少有米吃,還有一次就是開元十五年大旱,我父親帶領我們一家逃到襄陽,等回來後,家裡的十畝土地已經被縣裡廉價賣給哪個王爺了,說是無主之田處理,我們去論理,卻被告知要用市價贖回來,家裡哪有錢,所以父親便帶著我們去安西謀生了,哎!”
眾親衛皆忿忿不平,各自講述所見所聞的不平之事,這時,李慶安忽然發現在前方數里外似乎有一片綠色,他眼睛一亮,立刻催馬便向前方疾奔而去,眾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急忙跟了上去,
大約賓士了五六里,李慶安勒住了戰馬,在官道許昌縣一側果然是一大片綠油油的嫩豆苗,足有數百畝之多,幾名衙役正在田間忙碌,他們見官道上來了大群衣著奇怪的人,便向豆田裡喊道:“縣公,這邊有奇怪之事。”
片刻,從豆架中鑽出一名戴著斗笠的中年男子,穿著七品官袍,袍襟系在腰間,褲角高高挽起,光著腳,腳上穿一雙草鞋,滿手是泥,還拿著一根竹竿。
許昌是中縣,縣令為七品,這個人自然就是許昌縣令了,姓韓,他鑽出來問道:“什麼事?”
“你看官道上。”
韓縣令向官道望去,只見黑壓壓數百人騎著馬,站在高處有一種黑雲壓城的氣勢,正朝這邊眺望,他心中有些發慌,連忙向官道奔跑過去,幾名衙役屁股上吊著刀,一甩一甩跟在後面。
“你們是哪裡來的?來許昌做什麼?”
李慶安走了兩天了,一路上都是光禿禿的枯黃色,眼睛澀得慌,在這裡突然看見大片綠意盎然,十分養眼,他心中著實喜歡,彷彿來到一處風景極佳之所。
他翻身下馬,走上來笑問道:“你就是許昌縣令嗎?”
韓縣令一愣,這是誰?竟然這樣問自己,他心念一轉,忽然想起最近聽到的一個傳聞,不由結結巴巴問道:“你莫非就是……”
李慶安呵呵笑道:“我便是新任河南道觀察使。”
韓縣令嚇得慌忙行禮:“卑職許昌縣令韓悅,參見李使君。”
“不必多禮了。”
李慶安笑了笑道:“我正要去縣裡,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縣令。”
韓縣令用手背擦了擦汗,道:“卑職不知道使君到來,沒有遠迎。”
“你這片豆田便是最好的迎接了。”
李慶安興致大好,從官道上奔了下去,走到豆田前蹲下仔細地看這些豆苗,一株株嫩綠可愛,彷彿綠色的精靈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