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4/4 頁)
由於張筠的缺席,使政事堂順利透過了募兵方案,從長安數十萬流民中募集二萬軍隊,曾是府兵者優先,從軍者不僅可以得到錢糧,而且還能赦免其逃戶之罪,
訊息傳出,生活在長安各坊的流民異常踴躍,紛紛趕到設在東西兩市和朱雀門前的三個募兵點報名,由李慶安留下的五百親衛負責招募,平均每人率領四十名新兵,募兵所需的二十萬貫錢款,由聚海行櫃坊暫時墊付,衛尉寺提供了數萬套兵器盔甲,僅僅兩天時間,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便已裝備完成,隸屬於六宮六率府,南霽雲也由瀚海軍兵馬使一搖身變成了東宮六率府將軍。
……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關內、河東、河南三道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舊語中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杜甫在《潼關吏》中也寫下了“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潼關原有駐軍一萬五千人,但李隆基親征朔方,帶走了一萬兩千人,潼關僅剩下三千人駐守,由潼關副元帥王思禮率領。
王思禮年約三十餘歲,身高七尺,長得虎背熊腰,面如重棗,是中唐赫赫有名的一名虎將,他原是千牛衛將軍,在中唐的黨派之爭中,王思禮屬於相國黨,被李林甫所拉攏,李林甫死後,相國黨解散,王思禮便毅然投靠了儲君李豫,但又被李豫手下的文官們排擠,他便外派出京,來潼關擔任副將,現在主將已走,他便是潼關的守將。
昨天晚上,潼關出現了一件異事,一支來自河東的牛馬隊請求過關,小校探查來報,大約有五千餘匹馬和三百多頭牛,馬上馱有帛緞,還有六千名馬伕,由三百餘名士兵押運,負責人是安祿山的手下大將孫孝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