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第1/4 頁)
昨天晚上,潼關出現了一件異事,一支來自河東的牛馬隊請求過關,小校探查來報,大約有五千餘匹馬和三百多頭牛,馬上馱有帛緞,還有六千名馬伕,由三百餘名士兵押運,負責人是安祿山的手下大將孫孝哲,他派人送來信件,說這是朝廷的命令。
王思禮當然也知道河東已被安祿山佔領,王思禮本人對此憤慨異常,但他只是一名普通將領,對這種涉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他不好妄加評論。
此時,王思禮站在城牆之上,注視著牛馬隊緩緩進入潼關,已經有一千餘人馬走進了甕城,潼關的守軍都上了城,好奇地打量這支奇怪的牛馬隊,從內城到外城間只有短短的幾百步,擠滿了黑壓壓的馬匹和馬伕,勁風穿城而過,旌旗獵獵,風捲旗舒,將後面一名鐵盔鐵甲的軍官完全遮蓋了,只見他身材異常高壯,正是領隊孫孝哲,他是先鋒,在牛馬隊的最後還有安慶緒。
王思禮有些疑惑地看著孫孝哲,孫孝哲身高足有八尺,雄壯異常,手執一杆大鐵槍,胯下馬更是一匹上等的幽州駿馬,這明明是一個萬人敵的大將,不像文書中所說,只是一名校尉。
如果是平常,王思禮是不會準他們進關,但他剛剛接到太僕寺卿達奚珣的牒文,說這批牛馬是太僕寺預訂,請他放入關內,同時他又接到了兵部的命令,命令牒文上有兵部尚書陳希烈的親筆簽名和兵部大印,命他不得阻攔,放人入關。
有了太僕寺的牒文和兵部的命令,王思禮沒有理由再攔這支牛馬隊,便下令開關放行。
由於山路狹窄,只能行一人一馬,故牛馬隊進關緩慢,近三百頭牛入關就花了半個時辰,緊接著是人馬入關,速度明顯加快了,兩個時辰,便進了千餘人馬。
“快!再加快速度!”
王思禮聽見城下有馬伕在低聲催促,他眉頭不由慢慢皺了起來,這種催促的口氣一般是軍隊常用,短促而有力,現在居然出現在馬伕的口中,這未免讓人感覺有些怪異。
王思禮又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些馬伕,個個孔武有力,步履矯健,他們大部分人都後挎腰刀,一手握住刀柄,催趕馬匹,王思禮從他們握刀的姿勢便心生疑竇,這些人分明就是軍人,而且還是精銳之軍,哪裡是什麼馬伕,這時他忽然又發現,這些馬匹都是閹割過的軍馬,不是普通的馬匹,他心中頓時冒出一個大膽的念頭,難道這是一支軍隊?安祿山的軍隊。
這時,幾名士兵匆匆帶來了一名宮廷侍衛,侍衛上前呈上一封通道:“王將軍,儲君有急信。”
王思禮又瞥了一眼下面的馬隊,這才開啟了李豫的信,只匆匆看了一遍,他驚得跳了起來,連聲大喊:“快!關閉城門,不準馬隊進關!”
“當!當!”的警報聲在潼關上空敲響,數百名士兵一擁而上,用長矛逼退馬隊,“出去!全部退出去。”
這時,內城門開始吱吱嘎嘎地關閉了,統帥這支牛馬隊的大將孫孝哲見事情已經敗露,他不假思索,猛地揮槍大喊:“衝進去,奪取潼關!”
一聲令下,那些趕牛的牛倌,牽馬的馬伕立刻消失了,變成了一支殺氣騰騰的軍隊,他們撕去外衣,露出了衣服內的細鎧,拔出藏在布帛中的戰刀和弓箭,狂喊著向甕城內湧去。四處喊殺聲震天,兵器撞擊刺耳驚心。
孫孝哲一眼瞥見在敲鐘的哨官,他張弓搭箭,一支勁箭從弓中射出,箭矢穿透了哨官的脖子,他慘叫著從七八丈高的城樓上重重摔下,這聲慘叫象黑夜裡的喪鐘,敲醒了所有潼關計程車兵,也激怒了他們,城上士兵開弓放箭,投石下城,一時間箭似密雨,石如冰雹,中箭的戰馬一躍而起,嘶鳴聲劃破長空。
安祿山的軍隊則用盾牌抵擋,被壓制在山道上,但安祿山派來的六千軍人都是他精心挑選出的最精銳的范陽軍,個個武藝高強,驍勇善戰,都已身經百戰,儘管地形不利於他們,但他們依然攻勢如潮,向內城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相比之下,潼關守軍大多是挑選剩下的老弱之兵,精兵都被李隆基帶走,人數也不多,他們僅能依靠潼關有利的地形和安祿山軍進行鏖戰,但他們遠遠不是安祿山軍的對手,不多時,甕城內的數百唐軍便已陣亡過半。
現在關鍵就是對甕城的爭奪,潼關由外城、甕城和內城三部分組成,只有透過內城門,才算是真正入關,外城已經失守,安祿山軍已經進入的千餘人馬都集中在甕城中,甕城是一片佔地數百丈平地,位於內城和外城之間,四周都是城牆,是士兵們平時換崗和檢查外來行人之所,現在卻成了雙方爭奪潼關的關鍵。
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