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這一問題並非不重視,1964年共青團中央書記處《關於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報告》中就曾特別強調說,怎樣使下鄉知識青年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這是有關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後備骨幹的一個大問題,也是知識青年十分關心的問題,只有當他們在農村社會主義建設中既用上體力,又用上文化科學知識,各得其所,各展所長,確實看到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又真正大有可為時,才能牢固地把根紮在農村。
這的確是知青能否在農村鞏固下來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在動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毛澤東的那句名言“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才會被人們一喊再喊。但是,喊口號是一回事,真正要做到這一點卻是另一回事。除了一般所謂的要領導重視以外,還必須具備幾個前提:首先,必須是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都尊重科學技術,尊重文化,使知識青年能夠用先進的文明去影響和改造農民;其次,在農村的生產力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使農村感到有學習文化、引進人才的需要;第三,即便如此,也仍然要有一套比較系統完善的培養人才、保證他們發揮作用的制度。可惜的是,這###在當時的中國農村都是不具備的。
上面我們講到,解放後一系列運動的矛頭,總是瞄準知識分子,總是將他們作為工農勞動人民的對立面,作為改造物件,由此造成的後果是整個社會對文化、對文明的排斥與敵視。處於這種大氣候下的知識青年,一下鄉就處於一種矛盾的境地,無法調整自己與農民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接受農民的改造,是把自己本來具有的優勢,把自己在學校學得的文化作為被改造甚至被拋掉的物件,他們又哪裡還談得上什麼特長,又拿什麼來發揮自己的作用呢? txt小說上傳分享
誰改造誰(5)
第二,從解放直到“###”結束,我國農村一直在個體小農經濟的落後狀況下徘徊,一鍬一鋤的生產方式確實使先進的科學技術找不到用武之地。我們在第二章分析青年志願墾荒運動的教訓時提到,當時已經有人認為,在目前還只能用鋤頭挖土的情況下,組織過多的知識青年參加墾荒是不適宜的。我們還提到,這條意見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結果是,這一問題一直存在於下鄉知青中。1964年董加耕的事蹟見報,曾經在青年中引發一場討論,焦點便是,像這樣成績優秀的高中生下鄉,是不是太可惜了。有下鄉知青說:
即使在這廣闊的農村天地之間,也覺得有些狹窄了,真是荒廢了年華,虛度了光陰。我對農業的貢獻不大。請想,我一樣和社員鋤地、推車,就無所謂誰的貢獻大小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受了我們生產隊條件的限制。我們用的農具,就是鋤、鐮、鍁、钁四大件,談到農業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化學化,那就談不上了。因此,在我們這樣的地區幹下去,是沒有出息,沒有前途的。
鋤地還用得著直角、鈍角嗎?拉糞還用得著鹼酸鹽嗎?就是把農業的一套技術學會,原來學的書本知識又生疏了,也是得不償失。海濤:《我也感到“有力無處使”》,《新華日報》,1964年12月24日。
這都是十分現實的問題。中央檔案雖然要求各地黨團組織不要把知青當成一般的勞動力使用,而要注意發揮他們的科學文化知識特長,但在農村生產力如此低下的背景之下,又從何發揮呢?
第三,雖然稱為知識青年,實際上文化程度最高也只不過高中畢業,有的只是高小畢業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無論是農作物的栽培和品種改良,還是農業機械的製造和改進,都難以勝任。即使如防病治病、擔任中小學教師,也不是凡讀過中學,有了一些基礎知識,就能夠像當時宣傳媒介所宣揚的那樣幹出名堂來的。要想真的在農村有所作為,他們的知識太不夠了,他們需要再受培訓,再學習提高,但當時的農村,大多數卻沒有為他們創造這一條件。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正是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十分尷尬之處,倒是那些大學或受過專業訓練的中專畢業生,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大些。
由此說來,讓知識青年下鄉去當農民,從發揮作用一面來說,究竟有多少實際意義呢?
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個知青典型的經歷為例來進行探討,他的名字叫柳昌銀。
柳昌銀是1957年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萬寶人民公社新興大隊參加農業生產的。他從小喪父,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家裡條件艱苦,所以很小就下地幫母親幹活,逐漸對水稻產生了特殊的感情。上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