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了下來。
然而這一次與以往不同的,是辯機請那筆墨商人帶給了高陽公主一封信。
公主如獲至寶地捧著那信。
她立刻跑回她的房子裡。她讀那信。一邊讀一邊抹著眼淚。
辯機的信寫得很悽切。他說,他自從離開會昌寺,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情斷緣盡了。辯機說,他希望公主能理解他放過他。讓他贖罪。以拯救他沉淪的靈魂。他說,他這樣遠離高陽痛舍高陽也許太自私了,但他已身不由己。他會永遠為高陽和她的孩子們祈禱的。他愛她們願她們平安。他說他退回玉枕,是因為那賜予太貴重了。如今他這個清教徒已無緣接受。
高陽淚如雨下。
斷絕的信反而使高陽更加深愛著辯機。辯機在她的心中懸浮了起來。他將永遠照耀著高陽去支撐未來。
高陽緩緩地走進客廳。
她手裡依然抱著那美麗的玉枕。
她要那商人再度把玉枕交給辯機。她說她只想請辯機收下,做個紀念。
她給了那商人很多很多的錢。她只求眉開眼笑的他能把她的心意轉達給辯機,她根本就顧不得考慮這個陌生人是否可靠。
這一次,那玉枕沒有被退回來。高陽公主知道,那是辯機允許她陪在他的身邊了。
從此,公主便不再去弘福寺。
從此,她便只守著辯機的那信箋,只守著懸浮在她心中的那愛的精神。
高陽公主 第二卷 第三章(3)
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在隆重的佛教儀式中,翻譯《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著作《瑜伽師地論》全百卷的工作正式開始。
此時距辯機離開會昌寺已整整三年。
就在這一天,高陽公主在悽悽冷冷的這一天,獨自去了城外的會昌寺。
為了祭奠。
又是鐘磬齊鳴。
老臣房玄齡作為朝廷的代表,和玄奘法師一道主持了那個隆重的譯經儀式。
五月十五日清晨,弘福寺的鐘聲響個不停。那鐘聲在長安城的上空飄散著。飄得很遠,一直飄到了城外的會昌寺。
儀式簡潔而隆重。
儀式之間,參與譯經的綴文大德們紛紛前來拜見在長安監國的房玄齡。那時的房玄齡就代表了正在終南山的離宮養病的大唐皇帝李世民。
待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