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透,也都作了恰當的處置,有的被分散改編,其頭目改任文職官員,不再掌握兵權,如名噪一時的軍閥孫傳芳,就正是在這個時期出任奉天墾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的。但象聲名狼藉的直魯聯軍殘部張宗昌、褚玉璞等,雖然實力雄厚,又親自來瀋陽要求進入東北,張學良卻拒絕了。因為他深知,此輩作惡多端的軍閥,還是讓他離遠些為好,以免危害家邦。至於換旗問題,則巧妙地採取各種不同的策略,與日本人周旋:
他利用東北人民的愛國熱情,鼓勵他們發起統一運動,用民意對付日本人的威逼。他拉住美英等國牽制日本,在國際上爭取同情者。當換旗的條件尚未成熟時,他勸阻部下勿操之過急,而要善於等待。如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吉林省教職員製做了一千多面新國旗,準備在各商店的門口懸掛,以示東北歸屬中央。張學良即令吉林當局,勸阻下屬,曉喻利害,暫緩實行。自從一九二八年五月,日本製造濟南慘案以來,美、英、法等帝國主義抓住日本出兵山東問題不放,一再向日本施加壓力,日本政府在國際上的處境越來越孤立。加上日本國內的在野派利用田中的對華政策,加強了反對田中內閣的活動,到一九二八年底,日本田中內閣已經內外交困。張學良看準了時機,於十二月二十九日毅然通電全國,稱:“力謀統一,貫徹和平,已於即日起,宣佈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旗易幟。”⑤……
無疑地,這件事是辦得漂亮,也是深得人心的。這也正象當時頗有影響的《大公報》所說的“張氏數年來反對內戰、促成統一之功,終有不可淹沒者在”,還說“其富於國家思想,實舊軍人所罕見者也”。
對於東北易幟表示讚賞,肯定它是反日的愛國行動,同時也是順應全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以及領土主權完整的願望,應予肯定,這是多數人的看法;但也有些人認為,“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張學良易幟歸順國民黨新軍閥蔣介石,是加強了買辦豪紳階級的反革命力量,沒有什麼值得肯定的”。
作為一種學術觀點,有不同看法,是可以研討的。不過,從心懷叵測的日本帝國主義處心積慮要分裂中國、迫不及待地要使東北成為它獨佔的殖民地這一特殊的歷史條件來看,張學良不顧日本人的威脅利誘,毅然易幟,堅決改變日本帝國主義一貫控制東北政局的局面,並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國家統一,才有希望轉弱為強,否則,豆剖瓜分的局面終難倖免”。應該說,是難能可貴的。因為,“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大一統是中國歷史大勢所趨。在一般情況下,國家統一時,就強大,就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四分五裂,連年戰爭必然貧弱。但正如戰爭有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一樣,革命與反革命性質不同。廣東革命政府統一廣東和北伐是革命的;吳佩孚叫喊‘武力統一’,要消滅南方革命勢力,則是反動的。共產黨搞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國民黨蔣介石組織‘圍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則是反動的。但以上只是一般情況,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因為日本插手東北,妄圖獨佔‘滿蒙’,蔣介石決定和平統一,張學良主動易幟,避免戰亂,使我國東北迴歸祖國,這是符合廣大人民意願,是應該肯定的。如果張學良搞‘獨立’,象溥儀一樣甘當兒皇帝,則東北三千萬同胞將受日本奴役,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祖國領土亦將喪失。”⑥至於說,在那時,不應該聯合國民黨,歸順國民黨南京政權,而只有投身革命、即聯俄聯共才是值得肯定的,這個要求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張學良還沒有這樣的覺悟;同時那時共產黨是非法的、大都處於地下狀態,張學良不僅還不可能走這一步,即使他這樣做了,在那時不利條件也是很多的,國民黨以及英、美反對,自不待言,在東北領導集團內部也是很難行得通的。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使他更加孤立。有人似乎總覺得,“蔣介石國民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革命的物件,如果肯定張學良的易幟是進步的話,好象理不直、氣不壯。其實,這是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關係問題。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說:‘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些就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同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矛盾,是階級矛盾;日本帝國主義要獨佔東北,則是民族矛盾。我們不應該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列,更不應該置階級矛盾於民族矛盾之上。否則的話,如果認為張學良歸順國民黨政府,投靠蔣介石,是加強反動統治力量,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