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辦公室裡的修行課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韓隊點名要你,刑警新星別想走掙脫綠空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海島求生:我能召喚海賊人物獲得槍神祝福的我,竟變成了女生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火影:系統認錯主角後我覺醒了!傾盡天下攜手山河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歐希樂斯的日記

會。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則佛門故事。

有個剛剛受了沙彌戒的年輕和尚,一心想當受人敬仰的大法師。他每天看著師父坐在那裡為眾生傳法,覺得威嚴無比,功德無限,心生嚮往,也想那樣受人膜拜。有一天,他對師父說:“師父,我什麼時候能像你一樣,坐在高臺上為眾生做開示?”師父指著旁邊的掃把和抹布說:“等你把地掃乾淨,把香臺擦乾淨就可以了。”年輕和尚一聽,非常高興,這太容易了,於是立刻拿起掃把掃地。

第二天早課結束,年輕和尚對師父說:“師父你看,這香臺一點灰塵都沒有,地上也沒有一根頭髮,算是乾淨了吧?”

師父搖搖頭:“明天繼續。”

隔天一早,年輕和尚又對師父說:“這次打掃比上次多花了一小時,你看乾淨了嗎?”

師父還是搖搖頭說:“明天繼續。”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年輕和尚每次都用心打掃,可師父每次都說“明天繼續”。年輕和尚終於忍耐不住,把掃把和抹布扔到一旁,再也不打掃。

有一天,師父主動留下了年輕和尚,問:“這香臺多久沒擦?這地多久沒掃?”年輕和尚氣鼓鼓地說:“一個多星期了。”

師父又問:“為什麼不打掃?”

年輕和尚說:“我是當大法師,不是來打雜的。師父你曾說我打掃乾淨就能當大法師,可我把這裡打掃得一塵不染,你卻一直讓我打雜。”

師父說:“你可知佛陀弟子中有一位周利盤陀伽尊者?這位尊者曾因愚鈍而被家人嫌惡,後來他找到佛陀,問佛陀有沒有變聰明的辦法。佛陀只給了他一塊布,讓他擦鞋和打掃寺院。他每天都專心致志地擦鞋、掃地,終於有一天,他頓悟了:塵是執著,而非泥塵,智者棄之;垢是嗔恨,而非泥垢,智者棄之;塵垢是無明,此外無他;智者清除此汙垢與障礙,即得解脫。他也由此獲得羅漢果。於是佛陀告訴信眾,清掃可得五種功德:自心清淨;令他心清淨;諸天歡喜;植端正業;命終之後當生天上。你把打掃看成了小事,卻沒想到這其中蘊含的大功德,做不好連愚鈍的人都不如。小事不願做,還談什麼大事!”

很多職場新人都是如此,眼高手低,覺得工作太簡單,沒有成就感,也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時間越久越壓抑,越煩躁,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適應性障礙,是由一些錯誤的信念造成的,心理學上稱之為“情緒ABC理論”,A是指ActivatingEvent(激發事件),可理解為事件開始;B是Belief(信念),可理解為事件起因;C是Consequence(後果),可理解為事件結果。ABC理論可以簡單解釋為:因為一些刺激性事件導致了負面後果,而原因就是錯誤的信念(比如王明輝的優越感)。通常情況下,ABC有三個特徵:

(1)“絕對化”的想法。比如,他必須對我好,我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很多新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諸如“我應該做更重要的工作”之類。這種想法忽視了“事物一直處於變化中”這個客觀真理,不可能永遠是天之驕子,也不可能永遠是乞丐,因此沒有絕對和應該。

(2)“總是”“一直”的想法。把有時發生或暫時發生的事情概括為“總是”,比如失敗過一兩次就覺得自己總是失敗,新人暫時做一些瑣事就認為以後會一直這樣。

(3)這是最壞的事。把發生過一次的壞事放大成最壞的事,比如失敗一次就覺得以後再也不會成功,暫時做基層工作就認為永遠得不到重用。要破除這樣的煩惱其實很簡單。對一個職場新人來說,常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就行。

第2節。

你真的對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嗎?

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對公司有多大影響嗎?

如果你犯錯了,會對公司造成怎樣的損失?

你做的小事真的是可有可無嗎?

難道公司會花錢來讓你做那些你看不上眼的瑣碎事情嗎?

學歷和經驗相比,哪個更加重要?

這是不是最糟糕的事情?

或者簡單點來想,周利盤陀伽尊者是一個連閱讀都成問題的人,他卻能從小事中開悟,可見再小的事、再簡單的工作也處處藏著知識。

沒人看好我

生活:前輩們看不起我,我覺得毫無尊嚴。

修行:不需別人看得起,只要自己看得起。

“我入職一個多月,情緒越來越低落,每天都很怕睡覺,因為很怕第二天起床去公司我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為君愛與時光經年不遇絕命遊戲主動快樂噬魂天下放過地球吧他還是個孩子[綜影] 作者:衿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