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2 頁)
透試復τ謐約漢⒆詠逃�母絞艫匚唬�試赴炎雜珊腿��笆紙桓��撕塗煽啃源嬉傻乃�恕�
請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騎鯨之旅最珍貴的自由自在。
書架的魔法
在《騎鯨之旅1》的筆記中,我介紹了“獨立書架”在哪怕十八個月大孩子的共讀中所取得的巨大作用。現在,如果孩子“獨立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書架的第二個魔法就出現了。
為了說明書架的第二個魔法,得先說說“超市和書店碼堆”魔法。在快銷品營銷策略中,產品在賣場上出現在什麼位置、是否觸手可及、是否有顯著標志,都會強烈暗示與影響購買者的選擇。當米尼有超過兩百本繪本,必須有三排書架才能容下他的庫存書時,我開始把他的獨立書架想象成一個書店(或者超市),引入超市和書店的“整理陳列櫃方法”。
孩子永遠在“舊世界多麼有安全感”和“新世界真有趣”這樣兩種情緒中搖擺。米尼的三層書架,底下那層總放一些他看過的書,是他“蹲下身就可以追溯的過去”;伸長胳膊可至的那層,是他沒讀過的書,是他“努力一下就可以理解的未來”;與他視線平行的那層非常重要,這裡放著他近期讀的書,他走來走去時就可隨時瀏覽、取閱。
書架中間這層“重要”的書,一直以沙漏似的極其緩慢的速度變化著。每隔一週,會有三四本閱讀過的圖書被放入底下一層(過去),或上面一層(經檢驗現在還接受不了),代入新書。這樣保證他總能“溫故”,卻在選擇時常能“知新”。被他所熱讀過的書常會消失一陣,又回來,帶來他回憶中的驚喜。
共讀案例
о米о花о書о庫о ;http://www。7mihua。com
《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
作者:(美)湯米R26;狄波拉Q95;文/圖
譯者:孫晴峰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我一直認為,應該和孩子談論兩件事:無常和父輩。
我們共同生活在不斷流逝、不斷失去的人生中。孩子和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的父母……在不同時空裡奮力而孤獨地愛著對方。這就是世代。無論孩子多小,他都有權利知道:這個世界容易時移世易、容易滄海桑田,但雖然肉身易逝,卻依然有什麼永不蹉跎。
《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給了像我這樣軟弱的父母訴說這一真相的勇氣。
在共讀這本書時,我第一次嘗試和二十二個月的米尼談到死。雖然心裡打著鼓,但我還是選擇直接使用“死亡”“去世”這樣的詞,看著他的眼睛,而不隱晦吞吐。
在這本書裡,幼小的湯米總喜歡和九十四歲的曾外婆一起“綁”在椅子上,吃著針線盒裡的糖果,一邊聊天,一邊度過一個下午的時光。後來,曾外婆去世了,湯米知道她再也不會回來了。媽媽卻說:“每當你想起她,她會回到你記憶裡”,“你看到的流星,都是她給你的親吻”。
讀完這本書後有一天,我們家保姆唐阿姨的媽媽去世了,她請假回了老家。那天傍晚,我和米尼手拉手散步時談起這事。我問他:“米尼,老奶奶死後會怎麼樣呢?”他想了想。我等著他。
我以為他會按書上的邏輯回答我:“人死後會變成流星。”但他慢條斯理地回答:“死,就沒有糖吃了。”
這是個意外的答案。我隨手記在自己的微博裡。在美國進修臨終心理關懷的朋友看了後,和自己的導師談及此事。據說,她導師認為未滿兩歲的孩子給出這樣的答案很RARE,因為他們難以把“死亡”和“不存在”“沒有”聯絡在一起。
和朋友談完話的那個晚上,米尼睡覺後,我獨自坐在沉沉黑夜中回憶這本書,突然意識到,自己也缺乏承認“不存在”的勇氣。我們說起死,寧可接受變成流星、變成蝴蝶,甚至變成厲鬼的結局,也無法理解徹底的空性。
直視空無,需要最勇猛的智慧。
《第五個》
作者:(德)恩斯特R26;楊德爾Q95;文(德)諾爾曼R26;榮格Q95;圖
譯者:三禾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在我害怕的時候,我最反感別人對我說:“不許怕!”“這根本沒什麼好怕的!”我會不可抑制地感到更害怕,且在害怕的情緒中倍感孤單。
大多數人也和我一樣吧。因此,那些能說服大眾克服和超越恐懼的人/物顯得很有力量。對嬰幼兒來說,《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