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4。 週六上午統計一下在70個小時中“集中精力工作”、“無意義浪費時間”、“真正的休息”三種狀態所佔的時間比例。
注:使用下頁的時間統計表更方便。
“你覺得你的比例會是多少?”老付問小強。
“嗯,我覺得差不多也就是50%、30%、20%。”小強說。
“我賭你‘無意義浪費時間’在70%以上!”老付很自信地說。
“不可能吧,這和我預期的30%相差也太遠了!好,我賭!”
“那咱們擊掌為誓!”老付揚起了手。
“啪!”一個響亮的擊掌
時間統計表
慘不忍睹的結果:認識時間黑洞
慘不忍睹的結果
二、認識時間黑洞
一週後,大清早剛上班,小強就闖進老付的辦公室興奮地說:“老付,你真行,你贏了!”老付笑著說:“不急,不急,你說什麼東西我贏了?”
“我……浪費時間……70%以上……”
“你賭輸了,怎麼還這麼興奮啊?”
“這說明我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提高3倍以上,這樣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生活了!你說我能不興奮嗎?”
“讓我先看看你的統計結果。”
小強的統計結果
“確實慘不忍睹,呵呵。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你浪費掉的那些時間究竟跑到哪裡去了呢?要拯救你的這些時間,必須重新找到它們。”老付說。
“這個我確實沒有想過,它們應該是……消失了吧?”
“你的時間陷入了‘時間黑洞’裡。”
“時——間——黑——洞?”
“時間黑洞,顧名思義,它會永無止境地吞噬你寶貴的時間。這絕非聳人聽聞,它是確實存在的,你仔細想想看——
“比如說,下午和老婆去超市,想買點兒水果,估計最多花費10分鐘。走進超市的時候就在想,買什麼水果呢?看了看蘋果,不錯——哇,那裡香蕉在打折!怎麼辦呢?先拿個購物籃吧,裝進了香蕉和一些蘋果之後,發現蘋果旁邊還在賣進口的果醬,看起來蠻不錯的,早晨不能總是吃油炸食品嘛,不如從明天早晨開始烤麵包、夾果醬、喝牛奶,呵呵。不過在此之前把購物籃換成購物車吧……這是‘超市時間黑洞’。”
“你說的不就是我麼,呵呵。”小強不好意思地笑笑。
“還有‘電視時間黑洞’。比如說啊,看了整整1個小時的報表,先休息一會兒吧,勞逸結合嘛,於是開啟電視。哇,運氣不錯,正在演《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雖然看過了無數遍,但是每一遍都不能錯過。看完之後隨便換個臺,居然是世界盃中國隊的小組賽,雖然中國男足不怎麼樣,但是身為中國人還是一定要支援的……等看完的時候已經是23點多,結果工作了1個小時,休息了5個小時。
“我們現在遇到最多的就是‘網路時間黑洞’:早晨剛剛來到辦公室,水倒好、電腦開啟,可以開始一天的工作了,不過彆著急,先開啟QQ和MSN看看誰在。喔,一個在上海的老同學剛上線,不聊聊怎麼行?對方發過來一篇文章的連結,是關於最新電影的評論,網頁下面“相關新聞”裡有女主角最新的緋聞,看完之後立即在網上尋找這部電影的下載地址,在等待下載的過程中到“貓撲”看看……結果等再次想到工作的時候已經到了午飯時間。”
“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提供很多相關的資訊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膨脹。我們一開始是出於非常單純並且單一的目的逛超市、看電視、找資料,而最終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就像開始拉著一根繩子,最終卻拉出一頭大象。”
“哎呀,老付,你說的太有道理了!可不就是這樣嗎?那你能不能告訴我,時間黑洞是怎麼產生的呢?”
“時間黑洞的產生源於大腦不善於記憶的特點。人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大腦喜歡做的是創造性的思維,只有對大腦形成強烈刺激的事情才會被儲存下來,因此那些極具規律性、比較枯燥,或者是目的性不強、沒有主動性的事情,將會很容易被遺忘。”老付一邊說,一邊在用過的A4紙背面寫寫畫畫。
“那你的意思是說,因為我做事情不夠主動、目的性不強、沒有計劃,所以很容易陷入時間黑洞,從而浪費生命,是這樣嗎?”
“小強啊,孺子可教!”
“嘿嘿,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