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富裕”的痕跡。
根據北京市社會心理研究所的調查,北京市民“家庭裝置”、“服務和娛樂”方面的支出僅為6。9%和5。9%,而在教育、住房、醫療保健三方面的平均支出共佔46。3%。在教育、醫療和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及預期消費,佔據了家庭支出的很大比例。
在現代社會,生存絕不僅僅意味著有飯可吃,醫療、教育、住房,同樣是必要的生存條件,只看食品支出就會掩蓋許多問題。除了食品支出之外的家庭主要支出,只有在大量用於購買家庭裝置、服務和娛樂時,才能算是真正的富裕。
西方發達國家現在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因此恩格爾係數就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居民的生活質量。但是,我們的情況卻是相反,居民福利被大幅度削減,居民被迫將收入大筆地投入教育、住房、醫療的消費和儲備。
中國的富人確實是漸漸多了起來,白領、小資們的生活也不亞於西方發達國家,即使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在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費之外,大多也尚有餘錢,比20年前的生活要好得多。但對工薪階層而言,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是用來應付住房、醫療和子女教育這“三座大山”的。
“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被人們稱作新“三座大山”。2007年“兩會”前夕,新華網釋出了一項名為“網民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調查,醫療、住房、教育分別以76%、65%和50%的得票率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
從1996年至2004年,我國門診就醫費用增長了1。3倍,住院費用增長了1。5倍,平均每年門診費用增長13%,住院費用增長11%,已經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居民去醫院就診的人數呈下降趨勢,近四成病人因醫療費用過高而選擇不去看病,三成人因病致貧。我國綜合國力和財稅收入大幅增長,而老百姓看病卻越來越貴。
§虹§橋書§吧§。
第16節:第四章 離我們最近的危機(1)
第四章 離我們最近的危機
第一節 人民幣的升值危機
匯率的產生源於國際貿易,不同國家之間的商人進行貿易的時候,就會出現使用什麼貨幣進行交易的問題。例如武大郎燒餅鋪一個燒餅售價1元人民幣,美國做漢堡生意的肯上校決定購買1000個到美國去賣,武大郎可以選擇收1000元人民幣,也可以選擇收145。56美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87)。
有人會問了,收美元和收人民幣不都是一樣嗎?如果匯率不發生變化,那麼這兩種選擇自然沒什麼區別。但是在現實中,一般簽訂合同和交易完成是會有一段時間的,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匯率發生變化,那麼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武大是第一次做外貿生意,想賺點外匯,於是選擇了用美元進行結算。而肯上校認為6個月以後燒餅在美國銷路會比較好,所以他要求6個月以後交貨付款。我們假設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為6。50,按照這個匯率,肯上校在收到燒餅的時候應該付給武大153。85美元。武大仔細核對了合同,又撥拉著算盤算了兩遍匯率,沒發現什麼問題,於是便籤了字。
6個月以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成了6。30,武大做好1000個燒餅送到肯上校家裡,拿到錢以後再一算,這153。85美元現在只能兌965。26元人民幣了,等於白送肯上校將近35個燒餅!
在進出口貿易中,選擇用什麼貨幣支付、什麼時候支付,以合同約定的匯率支付還是以付款當天的實時匯率支付,都會對利潤產生影響。在上面的例子中,人民幣升值了,武大選擇收人民幣才是划算的。
再看看進口的情況。
武大做虧了生意很是惱火,他決定以後無論和誰做生意都只用人民幣算賬。過了一段時間,武大發現漢堡包在國內的銷路不錯,於是他聯絡肯上校,進口1000個“上校”牌漢堡。假設一個漢堡在美國賣1美元,如果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是6。50,那麼武大應該付給肯上校6500元人民幣或者1000美元。
武大告訴肯上校,自己只能用人民幣付款,肯上校很痛快地答應了,雙方很順利地簽了合同。
一個月以後,漢堡送到了武大燒餅鋪,武大付完錢後查了一下匯率,人民幣兌美元的最新外匯牌價是6。30,他發現,這次自己又多付了200元!如果這回用美元付賬的話,反倒不會虧。
也就是說,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我們選擇收入人民幣,付出美元才是合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