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同的新宗教。有一天,他帶著極大的信心回到城裡,向人們宣傳說,一位天使來到他隱居的山洞,告訴他要用真主的名義傳道,號召世人皈依真主。於是他開始在大街小巷和商隊裡、市場上宣傳他的新宗教。一個原先的牧童就這樣成為新教的教主了。
穆罕默德的教義簡單明瞭。他認為,天上只有一個神,名字叫安拉,人人都應該信仰安拉。每次開始傳教,他總是講同樣一句話:除獨一的安拉以外,別無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安拉的人可以上天堂,不信安拉就只能下地獄。信徒必須響應先知(受神的啟示,傳達神的旨意,能夠預言未來的人)的號召,為信仰的勝利而鬥爭。這個新宗教名叫伊斯蘭,就是順從的意思;信教的人稱為穆斯林,意思就是信仰安拉、服從先知的人。新宗教歡迎各種人入教。不過它最初的信徒主要是搬運伕、駱駝伕、小商小販、奴隸等貧苦居民。由於伊斯蘭教打破了氏族和部落的界限,強調內部團結,一致對外,很快就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
麥加城當時是阿拉伯半島的經濟、交通中心,又是宗教的聖地。城裡有一座克爾白古廟,裡面儲存著一塊黑色的隕石,被阿拉伯人說成神物。穆罕默德要在這裡宣傳新宗教,那些富商豪門當然不答應。他們想用威逼利誘的辦法叫穆罕默德停止傳教,沒有成功,就決定對他下毒手。正是在這種情形下,才演出了那幕深夜潛逃的險劇。從此以後,新教派和麥加的統治者公開決裂。後人都把穆罕默德的這次出走作為伊斯蘭教正式誕生的標誌,伊斯蘭教的紀元也從這一年開始。
穆罕默德逃出麥加以後,在離麥加不遠的葉斯里卜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這個城市以後就改名為麥地那(意思是先知之城)。麥地那的居民以農民和手工業者為主,他們都熱烈歡迎和擁護穆罕默德。各地群眾也紛紛前來入教,穆斯林的隊伍迅速擴大起來。到了630年,穆罕默德手下已有10萬兵眾,可以和麥加進行較量了。
穆罕默德不斷向自己的信徒和部下宣傳:為伊斯蘭教而戰,就是為真主而戰;凡是在戰場犧牲的人都能直接升入天堂,他的一切罪過都可以得到赦免。這些話果然激起了士兵們昂揚的鬥志。當他率領部隊直搗麥加的時候,麥加人很快就被打垮,城裡的富商急忙出來投降。從此以後,麥加也成為伊斯蘭教的聖城。那古老的克爾白神廟就變成了穆斯林朝聖和禮拜的中心,稱為清真寺。由於穆罕默德對麥加人相當寬大,商人的利益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他們也就變成了新教的支持者了。
佔領麥加以後,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半島最強大的精神統治力量,穆罕默德成了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僅僅一兩年時間,半島上的許多部落都皈依了新教,少數反抗的人遭到了鎮壓。穆罕默德632年死後不久,阿拉伯的軍隊就舉著伊斯蘭教的旗幟,去攻打亞、非、歐三洲的大片地區。
那時候,阿拉伯附近的兩大強國──伊朗和拜占庭,由於長期交戰,已經兩敗俱傷。阿拉伯軍乘機在636年大敗拜占庭部隊,取得了敘利亞、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城以及富庶的埃及,後來又滅亡了伊朗的薩桑王朝。打敗這兩大強國,阿拉伯人成了東方的霸主。到8世紀初,它不但佔有整個中東、北非地區,西邊還進入了歐洲的西班牙,東邊達到了中亞細亞,接近了我國唐朝的邊疆。橫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在這片廣大地區統治了好幾百年。
這期間,伊斯蘭教傳遍各地,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阿拉伯的科學文化也高度繁榮起來,產生了像《一千零一夜》那樣的文學名著。直到今天,從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到非洲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存在著好幾十個伊斯蘭國家。在穆罕默德的故鄉麥加,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從各地前來朝聖。作為伊斯蘭教經文的《古蘭經》(也有叫《可蘭經》的。裡面記錄了穆罕默德的宗教信條、主張和傳教時的鬥爭,還有一些傳說故事),也被人們廣泛流傳。伊斯蘭成了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40。《一千零一夜》的故鄉
阿拉伯的文學名著。《一千零一夜》(舊譯《天方夜譚》),是一本多麼美妙的故事書啊!
一位國王由於怨恨王后的不貞,每天要娶一位少女,第二天早晨就把她殺掉,以免她也犯不貞之罪。國內許多少女都這樣無辜地死去了。全國人民惶恐不安。宰相的一個聰明的女兒,想出一條妙計來,要阻止國王的暴行。她自願來到王宮,用講故事消磨那可怕的晚上。國王聽得很高興,可是美妙的故事還沒講完,天就亮了,國王破例沒有在第二天早晨殺她,讓她第二夜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