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頁)
的新聞報道必須經過新聞總署的監督批准,才准許刊登的。這是一起嚴重違反法律的行為。
根據監督科的要求,《申報》的編輯、主編及相關責任人,全部於當天被捕入獄,等候審理。《申報》被查封,所有報紙都被要求收回。
但是,為時已晚。影響已經造成了。不得不承認,張揚的攝影技術很好,對比照片給所有讀報的人以深刻的印象。輿論幾乎一致倒向了張揚,至少張揚贏得了同情。
而且,最關鍵的直接責任人張揚,並沒有被找到。當幾天後人們再次看見張揚,那已經是在國會調查委員會的證人席上了。張揚正式受到了國會頒發的人身保護令的保護,誰也不能夠碰他。
於是,霍東閣的好事就這樣被攪黃了。
在蔡鍔通知霍東閣此訊息的時候,霍東閣驚訝地下巴都要掉下來了,他大喊道;“什麼?就因為這個狗屁的記者,國會就禁止使用了?”
“不是禁止使用了,是在國會調查結束前,暫停使用。沒準過段時間,就可以用了。”蔡鍔心情也不好,但此時也只好盡力安慰他。
霍東閣可沒有那麼高的信心,“拉倒吧!國會的效率你還不清楚?等這幫老爺們調查完,戰爭早都結束了。”
“……”知道霍東閣所言不假,蔡鍔也無語了。
對於攪黃了他好事的張揚,霍東閣恨的牙根直癢癢,要知道,如果不能使用雲爆彈的話,就得用戰士的生命往裡填,這得死多少人,流多少血啊。
“張揚肯定是蘇聯間諜,這個畜牲,真該千刀萬颳了他!”
蔡鍔的聲音一下子嚴厲了起來,“不要亂說話!國會已經簽發了對他的人身保護令,你不要沒事找事!”
“……”這回輪到霍東閣去語了。他知道,蔡鍔如此說是為了他好。
法律是否至高無上,這不好說,但國會議員們可真是高高在上了。
如果霍東閣敢公開發表這番言論,惹惱了國會議員們,把他招到國會去,花上幾個月接受調查質詢,也不是什麼希奇事。大不了調查個一溜十三招,再宣佈,霍東閣是個好同志。國會也是為人民服務,好人打好人,這是誤會。
比這惡劣的事,國會議員們也幹過的。當然,這麼幹的國會議員(指直接出頭者)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但霍東閣正如日中升,怎麼耗得起,還不得哭死。
想了想,霍東閣覺得不對,“沒有老頭子的准許,國會怎麼可能透過這樣的決議?”
蔡鍔苦笑一聲,“這是黃仲碧一力支援,才透過的。黃仲碧本來就反對中德合作……不過,外界都說,黃仲碧等不及了,準備自己動手了……”
蔡鍔說的含含糊糊,霍東閣卻一時呆住了,這事牽涉到了政治層面,問題就複雜化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事情麻煩了。
蔡鍔也覺得說的多了,他與我的關係不錯是不錯,但由於種種原因,在政治上一直保持中立的,就隨口說了幾句,“不用擔心,總理這麼些年下來,根基之深,常人絕對無法想象的。你與其擔心他,不如想想接下來的仗怎麼打……”
霍東閣“嗯嗯、啊啊”地答應著,心中早亂成了一團麻,全然不知所云。呆了半晌,才發現,蔡鍔已經把電話掛了。
第135章
張揚的嬰兒照,我本以為是意外之舉。但黃仲碧這樣一來,卻又像是有意為之了。
我考慮一下,就把這放下了。
意外也好,有意也罷,重要的不是過程,是結果。就算兩者無意所為,今後也會因站在同一個立場上的,而互相配合。
我輕輕地敲打著桌面,等候黃仲碧的到來,一時不由得思慮萬千。
有十多年沒有遇到來自內部的挑戰了,上一次是誰來著,竟想不起來叫什麼名字了,用我記憶裡的印象,只好如此形容——民主黨某理事因某事對我挑戰失敗,後銷聲匿跡。
老實說,黃仲碧會做點兒什麼,乃是意料之中的事。
從資歷上講,黃仲碧和王文華的資歷相當,都比陳炯明強。是最早的民主黨黨員。
從履歷上看,黃仲碧很早就當選國會議員。這既是優勢,也是弱勢。他一直在國會工作,沒有獨掌一方過,缺乏統籌全域性的經驗,也沒有實際主持過政府工作。
這是很明顯的缺陷。
我本以為,黃仲碧會在此次大選中,去競選一個省長噹噹,為幾年後的競爭預做準備。誰知道,他竟在這個時候,猶豫不決。一旦黃仲碧去擔任省長,能否保持在參議院的影響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