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3/4 頁)
墜脹痛得厲害。
“它的作用不大,是你自己意志力強。”為母則剛,果然沒說錯。
最近每天被折磨得夠嗆,蘇玲沒力氣多說話,僅虛弱地笑了笑
龐醫生替她拔拔頭髮,難得態度溫軟,“放心,過了今天,你和孩子就沒事了。”
平時那麼嚴肅的一個人,態度忽然轉變必有古怪。
“老龐……”蘇玲忐忑不安。
“這裡是我母親的孃家,外公外婆最疼我,還有我媽,他們一定能保護你和孩子……”
蘇玲哧地笑了,這人怎麼迷信了?
“別教壞我的學生。”
前頭的秋寶笑笑,不說話。
“不是迷信,小玲,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個人,他意外地間接害死一對夫婦,內疚而死。臨終前,他讓兒孫們承諾照顧好那家人的子孫後代,替他贖罪,補償他的過失。他的兒孫照做了,可是……”
可是有一天,他大兒子死了,其母在醫院裡親耳聽到兒子臨死前曾經喊著:
“爸,我有遵守諾言,我真的有……”然後就去了。
他的母親當時沒多想,後來,小兒子擔心老人睹物思人,便一家老小全搬走了。
沒多久,小兒子也死了,然後是大孫子與孫女。
老人悲痛欲絕,同時開始迷信,到處求神拜佛求庇佑,因為她還有一個小孫子。
為了保住家中最後一點血脈,家裡的女人們不敢心存僥倖,將家財散盡施贈困難之人。
孫子的奶奶甚至跑去當環衛工人,每天清晨三點多起床,一直到晚上才回來。希望自己熬盡苦難,保孫子平安無恙。(未完待續。)
第621回
有一天,她凌晨四點多在外邊掃大街時,遇到幾名清苦的行腳僧在公路邊打坐誦經。
奶奶把自己的水一一倒在僧人們的缽裡。
信眾施,僧眾受,助其明智。
為首的一名枯瘦老僧告訴她,她兒孫單薄,乃因一諾之言惹的禍。欲保子孫性命,必須改名換姓至母家求護蔭,否則難逃一劫。
奶奶再三懇求老僧幫忙,可惜僧人只說了一句“解鈴還須繫鈴人”。然後,不管老人怎麼哭求,追了多久,他們頭也不回,很快便消失在空氣清冷的晨曦中。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於是,老人給自己唯一的孫子改名換姓,搬到孫子母親的孃家城鎮長住。
當然,僧人的話老人的孫子嗤之以鼻,認為是無稽之談。他只信科學,而且在醫學方面天分極高,可能遺傳了父母的優良基因,一路跳級而上,是醫學界的天才名人。
在這個過程中,老人與伯孃,還有外公外婆相繼逝去。
伯孃是意外身亡,而奶奶和外公、外婆是壽終正寢。可他母親不這麼認為,她讓兒子找人查出他爺爺好友家人的下落繼續履行承諾。
最終,他查出來的結果是,對方全家都沒了……
聽到這裡,凝望前方的秋寶心臟彷彿被重重地捶了一記,腦子裡一片空白,耳朵聽不進半點聲音。
對方全家都沒了……
“你的手鍊哪兒買的?”
忽然想起,龐醫生曾經這麼問過她。當時她不明所以,或許,她找到原因了……
而龐醫生的故事仍在繼續——
有一天,那個天才孫子給一位患了絕症的患者動手術。手術風險極高,事前已告知患者家屬希望十分渺茫,家屬仍然簽字同意一試。
但是,病人沒能走下手術檯。
其家屬受他同事的言辭挑拔,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大吵大鬧,說是他害死患者,沒把握就不該讓病患送死等等。
在一片混亂中,他被病患的家屬刺傷手。
雪中送炭的人本來就少,他年少天才得人嫉恨,被人落井下石在媒體面前說他恃才傲物不把人命放在眼裡,才導致今天的悲劇。
頃刻之間,他不但聲名掃地,受傷的手還拿不穩手術刀。
用不了手術刀,算什麼醫生?
他廢了,幸虧他的導師與幾位領導相信他,竭力替他調查清楚才免除牢獄之災。
可是,自身沒受過打擊的他從此一蹶不振,扶不起來了,全靠母親在鎮裡開的小門診替人看病賺錢過活。
後來,母親因勞累與傷心過度惹來病魔。
直到那一刻他才幡然醒悟,打起精神跟隨母親一起研究中醫,想方設法助她與病魔抗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