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部分(第3/4 頁)
露出凝重神色,道:“事關重大,我哪敢不謹慎小心,那塊紫龍佩確鑿無疑是真品。何況持佩者身邊還有很多高手形影不離,瞧那架勢唯有費家人才能擺出偌大的排場。”
右邊碩壯如牛的青年,只比光頭大漢矮上寸許,卻比一般人高大許多,腰上縛著一柄金翎劍,黃澄澄的劍身中央鑲有一塊黝黑玄鐵,憑經驗可知重量絕對超過兩百斤,看來是件量身定做的獨門兵器。他不服氣地悶哼道:“費心都死了,金雕盟主的紫龍佩也該失效啦!我們幹嘛還要給他們面子?”
光頭大漢搖頭道:“三弟稍安毋躁,等見過正主兒問明來意再說吧!雖然費心死了,但是其子費無極身兼《青魔手》《修羅陰煞功》《孔雀翎》三大魔功,假以時日成就必將遠超蘇晚燈和秦五,直追其師祖‘睥世君’冷笑,我們要低調行事才好!”
青年哈哈大笑道:“我們西溟三鬼什麼風浪未見過,怕他何來?”語畢催馬更急。
我目送眾賊消失在官道盡頭,不禁陷入沉思:“西溟三鬼?好象聽人提起過,是縱橫天賜東路的黑道巨寇,老大‘百勝鬼’趙過,老二‘九頭鬼’錢聰,老三‘霹靂鬼’孫溢。剛才聽趙過對冷笑師徒及其修煉武學如數家珍,想必也屬魔宗三教九流中人,莫非是西溟流高手不成?金雕盟召集魔宗各派高手相聚,所謀必大,我可得湊湊這個熱鬧,看看他們到底想搞什麼鬼!”
所謂魔宗三教九流,是指白骨教、化血教、玄牝教、幽魂流、萬毒流、七煞流、混元流、畫眉流、極樂流、西溟流、天殘流、魍魎流。這些門派是極為特殊的存在,它們淵遠流長、人才輩出,雖被稱為魔宗,但觀其行為不外是十二個被邊緣化的小型職業行會之間組成的鬆散聯盟。我從當年哥舒嫩殘隻言片語的描述,以及後來自格米亞大學借閱的史料中瞭解到些許蛛絲馬跡,約略猜出魔門發展的大致輪廓。
在那群雄逐鹿的黑暗戰國時代,深藍大陸上還沒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王者,各種理念百家爭鳴,平等地向林立的王侯推廣著自己的思想。那一刻沒有中心,也沒有邊緣,更沒有被統治階級高抬的神和踩落的魔,所以並不存在魔宗。
可惜好景不長,龍神帝國一統天下,風雲愷撒繼龍神而興,君權開始籠罩一切,統治階級只需要一個能代表他們利益的思想存在,其他全部抹殺。於是,很多原本非常活躍的階層,由於跟統治階級的理念不同或背道而弛,逐漸沒落。其中一些有識之士,為了儲存自己的理念,結成了以《屏風十四扇門》為最高指導思想的共同聯盟。
在這個聯盟中包括了由盜墓者組成的白骨教、由閹人組成的化血教、由方士組成的玄牝教、由巫者組成的幽魂流、由藥師組成的萬毒流、由刺客組成的七煞流、由術士組成的混元流、由歌舞姬組成的畫眉流、由相公組成的極樂流、由浪人組成的西溟流、由肉體畸形者組成的天殘流、由精神變態者組成的魍魎流。
因為他們與主流相悖,公眾對其無法理解,併產生種種誤會,逐漸導致他們的形象在揣測與傳說中走樣變形,最終被妖魔化。這時對邊緣團體的殘酷打壓出現了,叫做“除魔衛道”,數千年禪道二宗與魔宗的殊死鬥爭,亦由此而來。
所以說魔宗的對手並非僅是禪道二宗,而是整個主流社會。然而在缺乏正確理論引導下的數千年前,魔宗領導者們很長時間內都未曾意識到,扭轉局勢的關鍵在於讓自身成為主流社會的統治階級,他們的目光始終侷限在禪道二宗這兩個直接對手上,而沒看出他們背後勢力起的巨大作用。於是,缺乏戰略眼光的魔宗在與主流社會的鬥爭中格局一降再降,愈漸凋零,直到某個天才領袖偶然決定參與皇位爭奪,才無意中開啟了魔宗鬥爭的新方向。自那之後,魔宗與禪道二宗之間的鬥爭就從民間,走向了廟堂角逐。
約摸過了盞茶功夫,官道重新恢復熙來攘往的熱鬧景象,我正欲上馬追去,身旁驀然多了一個商販打扮的矮胖青年。
我不動聲色地繼續前行,準備等他再靠近些,就痛下辣手除之。
殊料此子極為機警,停在那條無形的警戒線處,傳音道:“屬下陳歸,代號‘火絨草’,南疆禮部司駐天賜東路四十九號情報站站長,拜見特使。”
我微微一愣,旋即醒悟,是坐騎露出了破綻。因為離開刀背郡城時,我已再次喬裝改扮,相貌身材大變,縱然是蒙恬也不會認出,唯一可能洩漏真實身份者,只剩下臨來刀背郡城前,在途中的情報站更換的馬匹,它身上肯定標有暗記,供自己人識別。
想到這兒,我放慢腳步,漸與陳歸併肩而行,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