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4/4 頁)
任空軍司令員王海的老師,關東軍第2航空軍第4飛行訓練隊隊長林彌一郎,在鳳城縣被俘後,很快被送到瀋陽,受到黑土地共產黨兩位最高領導人彭真、林彪的接見。
從兵工廠、到共產黨的第一個戰車大隊和航空學校,在所有需要技術的地方,都能看到昔日可惡的“日本鬼子”,他們都受到禮遇。
1945年11月19H,簫華在《對日人處理政策》*中說:
“東北技術部門全握日人之手,我們建設新東北是離不開這些技術人員與工人。”
“對日各種技術人員加以招收和運用,生活上給予優待,改造思想為我服務,最近招收結果成績頗佳。”
精明的共產黨人,最清楚自己缺少的是甚麼。從開動此刻停在門口的汽車,到組建未來的空軍,他們都離不開這些昨天的敵人。沒有這些人,共產黨人的戰爭機器上就會缺少許多齒輪,就會運轉得不靈活,就要澆更多的鮮血。他們在生活上優待這些人,在技術上讓這些人充當導師,輕而易舉地就解決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地向著更宏偉的目標邁進。
應該說,這是共產黨人在黑土地上撿的最大一筆“洋落”。
在3千多名日籍民主聯軍官兵中,人數最多的是醫護人員。
在黑土地上流過血的老人,幾乎沒有沒經過這些人醫治和護理的,老人都說這些人技術好,又認真負責。有的說有人不接受咱們的思想,但幹工作一絲不苟,有的說他們個個都像白求恩。“中申”、“高橋”、“淺野”……老人們講到這些名字時,是那麼親切。
就是,誰能忘記從自己身上取出過彈片的人呢?
小日本吃高粱米是沒法子了,當八路也是沒法子了。蘇聯佔領軍不把他們當人,中國老西姓對他們也不客氣,中國的內戰又使他們回不了國,他們別無選擇。窮人當兵是為了肚子,他們當八路是為了腦袋。除此而外,他們只盼望這場與他們毫不相干的戰爭快點結束,能夠早日回國與家人團聚。
可共產黨能打贏這場戰爭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