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順著瓦片“咣咣噹當”往下滑。瞿文清瞅得真切,不要命地上前一把抓住。好傢伙,是支新的美式衝鋒槍。打完仗又回來撿子彈,那手腕上還有塊表。
他樂顛顛跑去報告:指導員、指導員,你看我得塊表,得讓我戴一個禮拜!
指導員呂世斌聽聽、看看、愛不釋手,卻很爽快:調皮鬼,批准了,戴一個禮拜。
老人說:那時團長也沒塊表呀!
這一仗打得漂亮又美氣。可一身汗沒幹,敵人增援上來了。上級命令趕緊跑,跑得差不多了,有人就喘吁吁地去問指導員:你不說這是“最後一戰”,半夜前打下來就是“解放區”,打不下來就是“敵佔區”嗎?
不久,又去配合4縱打沙嶺,動員時還講“最後一戰”。
20年後,瞿文清在瀋陽見到遼寧省郵電局副局長呂世斌,還“泡”他:第一仗就是“最後一戰”,第二仗還是“最後一戰”,你可把我們這些小兵糊弄懵了!呂世斌苦笑著:我也覺著不是那麼回事兒呀,這嘴上講著,心裡也膽突突地發虛。可上級就那麼講,換了你,能不那麼講嗎?
戰爭年代,這樣令人苦笑的口號,實在是不多的。
可後來呢?
兩個典型戰例
停戰令頒佈後,關內停戰,關東仍打,明停暗打。
秀水河子和沙嶺戰鬥,就是這一時期兩個比較典型的戰例。
秀水河子說
在1:350萬的遼寧省地圖上,北南流向的秀水河子和東西橫亙的彰(武)法(庫)公路,縱橫交錯疊成一個挺工整的“十”字。河與公路交疊處,就是秀水河子。
這是個有5000餘戶人家的小鎮,公路把小鎮劃成南北兩半。人家大都是圍有土牆的獨立院落。東南地勢平坦,西北地形起伏,有山。因河而得名的那條秀水河,在東邊親暱地擁吻著默默無聞的小鎮,日夜不息地述說著只有它們才能聽懂的悄悄話。
已由“東北人民自治軍”更名為“東北民主聯軍”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闖到關東後的第一個殲滅戰,就是在這裡打的。
13軍89師一個加強團,只團長隻身脫逃。
老人都說∶那時候國民黨真狂,也真有點不大好惹。
獨立旅出關到義縣附近,一天黃昏,一輛摩托車闖進一團團部,機槍“嘩嘩”一陣猛掃,掉過頭就跑了。這種鏡頭在今天銀幕和熒光屏上,主角是什麼人是不用問的。可吳振淮老人親身經歷的,卻是被射擊的角色。那輛“屁驢子”(當時東北老鄉稱摩托車為“屁驢子”)跑沒影了,有人還愣在那裡沒緩過神來。
現在,還是這個13軍的89師265團一個營、266團全團和師山炮連、汽車連,遠離主力,竟孤軍深入到秀水河子來了。
“如能求得有利作戰時,即進行極力尋求戰機,側面的殲滅戰。”
林彪腦子裡那個車軲轆,轉到“秀水河子”停住了。
當時,林彪正率主力1師和3師7旅在這一帶活動。兵力佔優勢,部署上勿需多大變動即可投入戰鬥。而且,部隊進入東北後,針對美械裝備敵人特點,第一次搞了半個月練兵,體力戰力都有恢復和提高。
1師和7旅都是115師老底子,7旅還是林彪的“孃家”。他當連長時,就在這支部隊。這是兩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也是黑土地內戰中的共產黨主力。闖到關東後,林彪就把它們帶在身邊。
當即決定:7旅19團和1師2團,分別由西南向東北,由北向南,擔任主攻;7旅21團一部和1師2團,由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對進,做為輔助攻擊;1師3團為預備隊,兼打可能西竄之敵;7旅20團和一個保安團,負責打援。
2月14日(22),部隊已經進入攻擊地域,林彪還是有些不放心:打個電話,先別打,等我去。
太陽卡山(輸入者注:這個‘卡’字似乎應為‘下’字。也許“太陽卡山”是個地名?請網上高手,特別是東北銀指正),林彪從法庫趕到秀水河子附近,在彰武方向公路下一座破廟裡,又召集師旅領導開了碰頭會。然後去到附近一個老鄉家裡,兩塊門板一拼,地圖一攤,就踱起步來。
一夜未閤眼。不是揹著手來回踱步,就是盤腿坐在炕上,老和尚打坐般一動不動。槍炮聲響成一鍋粥,炮火映紅了皚皚白雪,也透過被震破的黑糊糊的窗紙,一陣陣映在那張瘦削的臉上。眼睛半睜半閉,眉頭一動不動,看不出任何表情。
下半夜了,槍炮聲還沒有弱下來的勢頭。52軍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