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無異於為人兼地而削弱自己;第三,晉國以對外兼併為基本國策,今日向東邊拓地,難免他日向西邊拓地,禍患將及於秦國;第四,晉國借道滅虢的史鑑不遠。這四條理由無不立足於秦、晉的雙邊關係,說明秦國出兵助晉伐鄭是嚴重的失誤,合乎情理,故能深深地打動秦穆公。最後燭武又提出鄭國願意與秦國結盟,使秦國得到實際好處,秦穆公更是喜出望外。燭武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秦國撤軍,從而使鄭國免於亡國之禍。
子貢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孔子曾把他比喻為瑚璉。瑚璉者,宗廟之貴器也。當時,齊國權臣田常欲作亂,但又畏憚高、國、鮑、晏等大臣,於是勸齊君興兵伐魯,企圖削弱諸臣。孔子得知訊息以後,便對弟子們說:“魯國乃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你們為何不出?”子路、子張、子石等請行,孔子皆不準。子貢請行,孔子非常高興地同意了。
子貢來到齊國,對田常說:“君興兵伐魯不好。魯是難伐之國,其城牆薄而低矮,其土地狹而淺薄,其君主愚蠢而不仁,其大臣虛偽而無用,其人民厭惡戰爭。這樣的國家不可與之交戰。君不如伐吳。吳國城高而厚,地廣而深,兵甲堅而新,將士精悍,武器裝備精良。這是最適宜討伐的國家。”田常一聽,氣得臉色都變了,說:“先生之所難,乃人之所易;先生之所易,乃人之所難。先生如此教我,卻是為何?”子貢回答道:“我聽說,憂在內者攻強敵,憂在外者攻弱敵。現今君之憂乃在國內。我聽說君曾三次欲加封而不獲成功,就是因為有大臣不贊同。齊國若伐魯獲勝,則齊國疆域擴大,國君威望大增,大臣地位更加鞏固,而君卻無功可言,國君就會日漸疏遠你,君若欲成就大事,就難上加難了。更有甚者,君在齊國的地位和處境也危險了。所以我認為不如伐吳。吳國強大,伐吳不勝,損兵折將,大臣內空,如此一來,孤主在上,只有依賴君了。”田常一聽,不覺擊掌稱善,便問道:“我們已出兵伐魯,若轉而伐吳,大臣懷疑我,該怎麼辦?”子貢說:“君暫時按兵不動,我請出使吳國,說動吳國救魯而伐齊,君就可以移兵迎吳了。”
於是田常就派遣子貢出使吳國。子貢對吳王說:“當今之諸侯國,惟齊與吳最為強盛。現在齊以萬乘之國而伐千乘之魯,與吳國爭強,我為大王深感憂慮,特請大王救魯伐齊。救魯可以顯名,伐齊則有大利。大王揮師北上,誅暴齊,服強晉,存亡魯,鎮撫泗上諸侯,一舉而稱霸,利莫大焉。”吳王說:“您所言極是。但是我憂慮的是,越國有報仇之心,待我滅越以後再北上救魯如何?”子貢說:“越國之弱勝於魯國,吳國之強不如齊國。王若置齊而伐越,齊國早已滅掉魯國了。大王既然追求存亡繼絕的名聲,又畏懼強齊而攻滅弱越,豈能顯示大王之勇!儲存越國,可以向諸侯顯示大王之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大王不就成就霸業了嗎?如果大王還擔心越國,臣請東見越王,令其出兵隨大王北上。”吳王大喜,就讓子貢出使越國。
越王聽說子貢到來,親至郊外迎接。越王說:“此乃蠻夷之國,大夫何以辱而臨之?”子貢說:“我此次前往吳國,勸說吳王救魯伐齊,吳王非常願意,但又擔心越國,想伐越後再北上。這樣,越國就危在旦夕了。”勾踐請求子貢出謀救越。子貢說:“吳王為人兇狠而殘暴,群臣不堪;國家連年戰爭,士卒疲弊,不堪忍受;百姓怨聲載道,大臣人心混亂;忠臣伍子胥強諫而死,佞臣太宰伯專權。所有這些都顯示出吳國的敗亡之象。王若能出兵助吳伐齊,以驕其志,送以重寶以悅其心,卑辭以尊其威,吳王必定揮師北上伐齊。吳王被打敗,此乃大王之福;吳王若勝,必然兵臨晉國。臣請北見晉君,使其共同攻打吳國。其精銳被齊國削弱,大軍又困於晉,吳軍實力必然削弱,然後大王乘其弊,必然滅亡吳國。”越王勾踐非常高興。
子貢辭別越王,回到吳國,將越國願意出兵助吳攻齊之事告訴吳王。果然沒過幾天,越國大夫文種就帶著重禮來到吳國,向吳王表達越王願親自率兵助吳攻齊的誠意。吳王大喜,對子貢說:“越王願親自隨從寡人伐齊,先生以為如何?”子貢說:“這不妥。諸侯會認為大王不義。大王只要接受禮物,同意越國出兵,謝絕越王親臨就行了。”吳王採納了子貢的建議,於是舉傾國之師北上伐齊。
子貢又到晉國,對晉君說:“齊國與吳國即將開戰,若吳國戰敗,越國必然乘勢攻吳。若吳國打敗齊國,吳國必然兵臨晉國,晉國不可不預先防備。”晉君一聽,感到非常恐慌,就問子貢該如何應對。子貢說:“惟有厲兵秣馬,才有備無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