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國事,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一可慮也。使眾將不知,有憤激而生變者,則弄假成真,未圖彼軍,而先致我軍之叛,二可慮也。又使曹操懲於蔣幹之被欺,拒蓋之降而不納,則黃蓋徒然受刑,周瑜枉自妝喬,適為曹操所笑,三可慮也。乃黃蓋不死,諸將不叛,曹操不疑,而周郎竟以此成功,豈非天哉!(《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闞澤獻詐降書可說是最精彩的一幕戲。欺一般人容易,要欺奸雄卻難。黃蓋受杖刑,可以不死於杖刑,而闞澤獻詐降書,就有可能死於詐降。而闞澤最終不僅不死,反而獲得成功,就在於他掌握了說奸雄的謀略。說奸雄之法,當用激將反說而不用卑辭順說。曹操熟讀兵書,深諳智謀權術,並常常以此自負。闞澤瞭解曹操的這一特點,所以當曹操說識破他行詐降計時,他置生死於度外,鎮定自若,當眾嘲笑曹操無待賢之道,且料事不明,損傷曹操的自尊心,使他一步步落入闞澤的圈套。若曹操不知是苦肉計而欺騙他,這並不難,在曹操已經知道是苦肉計的情況下,再讓他相信不是苦肉計,這才是最為困難的事。曹操的奸,更顯出闞澤的巧。周瑜和黃蓋的苦肉計雖然巧,假如沒有闞澤的巧和大智大勇,再巧的計也是枉然。 所以有了巧計,還得有行巧計之人。
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晉國聯合秦國進攻鄭國,很快就包圍了鄭國的國都。鄭文公急得手足無措。大夫叔詹對鄭文公說:“秦晉合兵,其勢甚銳,若與之硬拼,必敗無疑。只要得一舌辯之士,以厲害說動秦公,使之退兵。秦軍一退,晉國勢單力孤,就不足畏了。”鄭文公問群臣:“誰可擔當此任?”大夫佚之狐上前說:“臣願推薦一人。此人姓燭名武,已年過七十,三代任為圉正,一直未得升遷。此人舌辯過人,望主公優禮相加,派其為使者,必能說動秦公。”鄭文公遂召燭武入朝,封其為亞卿。燭武當夜受命而出,命壯士用繩索將其從城牆上吊下東門,徑直向秦軍營寨而去。秦軍士兵把他攔在寨門外,根本不讓他進去。於是燭武就在秦軍寨外放聲大哭,吵得秦軍不得安寧。軍士只得把他帶進去見秦穆公。秦穆公問:“你是何人?”燭武回答道:“老臣乃鄭國大夫燭武。”穆公問:“你為何在我寨外大哭?”燭武說:“我為鄭國將要滅亡而哭。”穆公說:“鄭國將要滅亡,你為何在我的寨外號哭?”燭武說:“老臣哭鄭,同時也哭秦。鄭亡不足惜,唯獨可惜秦國的滅亡。”秦穆公一聽此話,不覺大怒,呵斥道:“秦國有何可惜?你若說不出道理來,我立刻就把你斬了。”燭武面無懼色,說道:“秦晉合兵攻打鄭國,鄭國不敵二國,其滅亡自不待言。如果鄭國滅亡而有益於秦國,老臣又何敢言?依老臣之見,鄭國滅亡不僅無益於秦國,而且大有損於秦國,君為何勞軍費財,甘願為別人所驅使?”燭武的這一番話,使秦穆公大感疑惑,態度也變得寬和了,急切地說:“願聞其詳。”燭武見秦穆公已有所心動,便接著說道:“鄭國在晉國的東邊,秦國在晉國的西邊,秦國與鄭國相距千里之遠,中間隔著晉國,秦國的南邊又是東周,請問秦國能越過周、晉而擁有鄭國嗎?鄭國雖然滅亡,土地皆為晉國所有,秦國能得到一尺土地嗎?秦晉兩國,比鄰而立,勢不相下,晉國日益強大,則秦國日益弱小,秦國竟然甘心為晉國兼併土地而削弱自己,稍有頭腦的人都絕不會出此下策。晉惠公曾答應將河西五城給秦國,不久就反悔了,這是君所知道的。秦國對晉國累世有恩,但是曾見晉國有分毫回報於秦國嗎?至晉文公復國以來,大肆擴充軍隊,以對外兼併為基本國策,現在拓地於東,滅亡鄭國,他日必想拓地於西,禍患就將及於秦國了。君不會不知道晉國借虞國之道以滅虢國之事吧?虞君不智,貪得小利,助晉自滅,君豈不以此為鑑哉!以君之賢明智慧,竟然甘心墮入晉國的權謀,此臣所謂‘無益而有損’,所以為秦痛哭者也。”秦穆公靜靜地聽著,不時點頭稱秦穆公像是,最後不禁悚然動色,由衷地說道:“大夫之言是也。”燭武見秦穆公已被說服,就進一步說道:“君若肯寬緩對鄭國的包圍,吾君願與君訂立盟誓,歸順秦國。君如在東方有事,鄭國願竭誠相助,行李往來,皆取給於鄭國,鄭國猶如秦國的外府,君以為如何?”秦穆公聽了,心中大喜,遂與鄭國訂立盟約,秘密撤兵而回。
燭武之所以遊說成功,首先就在於他以號哭秦軍這一奇特的舉動引起秦穆公的注意和好奇。這是燭武遊說的先決條件。然後他從四個方面具體分析了對秦國“無益而有損”的原因:第一,鄭國距秦國遙遠,中間隔著晉國,滅掉鄭國只對晉國有利;第二,秦、晉兩國比鄰而立,此強則彼弱,秦助晉滅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