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便是鳩摩羅什翻譯的。
然而玄奘在涼州碰到了麻煩。涼州都督李大亮謹從長安旨意,將玄奘從西行路上追回,“追法師問來由”,並要將其押回長安。玄奘因此滯留涼州。
作為佛教重鎮的涼州,決不肯錯過這位高僧。滯留的一個月間,玄奘應邀開講《涅槃》、《般若》諸經,聽者為之傾倒。盛況當可與當年的祖師鳩摩羅什相比。
玄奘取經的堅定決心也感動了其他僧人,於是便有河西佛教領袖慧威法師,派弟子連夜抄小道將玄奘護送往瓜州。這才有了後來“瓜州…伊吾”那段“最艱難的路”。
txt小說上傳分享
萬科的特別交際(4)
10月17日,晴,西風。
醒來,從帳篷裡探出頭,空氣清冷,不由一個激靈,頓覺渾身清爽。
戈壁灘上晨光灑瀉,寶石似的小石子在灘上閃閃發亮。
8:10,出發。
沙漠裡頑強生長的駱駝刺、前方隊員留下的斑駁腳印、像各種動物造型的風蝕地貌……
一路走,一路欣賞隔壁風光,不覺落到了隊伍最後。
收起相機,追趕隊伍。
太陽昇高,光線強烈。
追上兩位並排行走的隊員:秦朔和萬傑。
小個子秦朔揚揚手,苦笑:“腿拉傷了,走不快。”
著一身戶外裝的萬傑輕鬆狀:“王總,你趕路吧,我陪著秦朔,難得機會聊聊天。”
我超過二人,繼續趕路。
秦朔原來在《南方窗》擔任總編,廣州與深圳距離不遠,但我們來往並不很多。後來他到上海創設《第一財經日報》並任總編,我們的交道反而多起來。
兩個月前,秦朔的一番話對我有所觸動。一次聚會,他直言批評萬科對媒體的採訪過於敏感:“萬科的一位年輕職員直接打電話到編輯部,批評某位採訪記者不夠水平,建議撤換。我相信這不是你王石的意思,但卻反映了一個問題:萬科過於敏感媒體的態度。我做了這麼多年的傳媒,看到太多的中國新興企業,本來朝氣蓬勃,一旦做大了,有社會知名度了,就把自己包裹起來,只允許媒體說好的,封鎖負面報道。這樣做企業,怎麼能保持健康的機體,又怎麼能健康發展?眼看著這些企業失去活力或衰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