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頁)
在一個數百年來家法、族規在絕大多數時間占主導地位的國度,這樣的行為不但不會受到責備,甚至還是為族人爭奪利益的英雄行為。可你衛鞅一上來便不明不白的給人家掛上一個叛國的罪名,叫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終生在土裡拋食地老民如何理解?
無敵知道這些道理衛鞅肯定也懂,只不過他身為戰國之人,目光必然有著一定的界限,只得措辭開導道:“秦。自穆公以來,皆以仁政為施政之綱領。仁政者,實為人治,國以仁政待民,民必以仁義而效國。人治有其弊,亦有其利。秦自穆公距今已逾四百載。幾代昏君誤國、幾代奸佞亂政,征戰連年、烽煙不息,卻也未曾國破,實乃仁政之功。而今秦要強國,必然變法,本公自然明白從人治向法治邁進,是這時代的大勢所趨,可所謂欲速則不達,過猶不及。法治固然可聚國力,凝民力,確需循序漸進。漸開百姓民智,潛移默化,徐徐圖之。你上手就要殺六百多人,所用的刑律卻是百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新法,何以服眾?”
法治猶如一把雙刃劍,可以用來傷人,也會傷到自己。要嚴格執法,前提必須是讓百姓全民懂法,百姓若不懂法。那麼一旦犯法,便會以不懂法自居,這個時候你的法便可能受到質疑,甚至會被人掛上苛法、惡法地名義。況且,自打無敵那日在宗山上給衛鞅定下了新秦法的基調之後衛鞅便在修訂律法,至今都還沒有拿出一套完整的大秦律法出來進行核定,因此無敵當然知道衛鞅打得算盤就是想用殺人立威方式對這套由他編撰的大秦新律進行推行,實是想要搞出一招:“未見其法,先懼其威!”
這一招。在原本的時空裡拿來唬唬二哥嬴渠梁或許管用,可對無敵來說不就等於是班門弄斧麼?
無敵話中之意,衛鞅怎會聽不明白:“君上之意是?”
見衛鞅果然開竅,當即無敵點破題意道:“私鬥傷人,罪無可恕。殺是定然要殺,卻不可以新法殺之!”
“不以新法刑殺?”衛鞅聽的一怔,旋即聰明過人的他便知其意,當即失聲道:“君上,如此良機……”
“先生差矣!”無敵也不當他說完。起身笑道:“天下之事。豈可盡算?便如世人亦常言孔丘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智也。”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門曰:“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與?”
這句話地意思是。孔子地學生子路在石門過夜。守城門地人問他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氏那裡來。”守門人說:“就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是要做地人嗎?”
無敵用這句話做結束語。並不是說衛鞅“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做”。而是語帶雙關地告訴他孔丘明知仁政人治不符合當時地天下大勢。卻還是要堅持推行。這說明仁政仁道。果是有其可取之處地。而衛鞅你也知道強行用殺人立威這個手段推行新法。必然會激起民眾對新法地反彈。何必非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呢?
十六這日一大早。整個河西之地地百姓民眾便彙集到了鄭縣。此時在鄭縣城外一片收割了作物地農田上。一早便有人搭建起了一座三丈高地高臺。而在高臺地下方。卻是整整齊齊排列著六百餘個距地二尺地木樁。這便是將要對河西私鬥地人犯行以極刑地大刑場和斷頭臺。
高臺上。無敵一臉肅然地端坐在主位。用冷峻地目光子著臺下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地民眾。今日對於無敵來說。既是一場有可能名揚千古地歷史大戲。也是為大秦變法拉開大幕重要一步。
秦國要變法,只能是在先有的基礎之上循序漸進,另起爐灶或可一步登天,卻不適用於老秦。因此,無敵的變法綱要核心就是“漸變”和“誘變”:漸變者,便是漸漸以新思路、新想法、新例子和新氣象,使得秦國百姓漸漸理解變法所帶來的社會轉變,不但要理解,還要從這個社會轉變中學到經驗、獲得好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誘導百姓去適應這種轉變,以至於從這種轉變中獲得好處的百姓會自發地去擁護這種轉變繼續的發展下去。
商鞅變法固然搶秦,但商鞅最後落得的下場卻無疑闡明瞭兩個在歷史上所有變法失敗的例子當中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一、變法不夠徹底,法治始終難逃被人治凌駕其上地命運。比如商鞅,當鼎力支援他進行變法的嬴渠梁一死,他便簾落了個名敗身裂的下場。“名敗”是因為給他定的罪名是莫須有地謀反和通敵罪名,“身裂”則是他被自己制定地車裂之刑五馬分屍。
二是變法只變其法,不變其政。商鞅變法、李悝變法甚至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