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產量較高,畝產1鍾,即畝產10石,五倍於《管子。輕重甲》中所提之數。(4)《史記。河渠》說:“西門豹引漳水溉鄴。以富魏之河西。”漳水溉鄴後。畝產多少?《論衡。率性篇》說:“魏之行田百畝,鄴獨二百。西門豹灌以漳水,則畝收一鍾。”畝產1鍾,也是10石。(5)《史記。河渠》說:“秦開鄭國渠,灌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也是畝產10石。上述五條材料中的前兩條,說地是一般情況,所謂“百畝”,是方百步為畝的周畝。
(鄭國渠是秦始皇時代開鑿修建,後三條指的都是灌溉或淤灌之田,其產量相當於一般田地五倍,這是特例,不能把它們視為常規產量,擔它說明戰國時期已經有了畝產10石的高產
也就是說,戰國時代,固然山東六國已經出現了高產的糧田,但在秦國隴西貧瘠之地也能出現如此高產糧田,委實讓人詫異。
當下便有懂得農學農事地士子提問道:“敢問楚兄,那陽穀的糧田,可是淤灌?”
“非也!”楚山搖頭笑道:“乃是施用了由當今秦國君上秘製喚作地龍肥。施此肥料,便是狂野荒漠、生土鹼地,也能立時化作上好糧田!”
“地龍肥?”眾多士子面面相窺,驚愕非常,未及思辨,卻見一名士子頓足而起,額手相慶道:“好!好個地龍肥,蒼生有望,黎民甚幸!諸位,可有人願與我同往陽穀一探究竟?”
街面上熙熙攘攘,盡是四鄉八里各地進城趕集的百姓,各國客商也把滿目琳琅的貨物擺在街邊,放置屋面,開門迎客。
正午時分,只見一名士子打扮地女子帶著十餘布衣騎士策馬從城門除呼嘯而入,逢人便問櫟陽招賢館在何處,引得百姓紛紛熱議。
“嘖嘖!可瞧見,女子哩!”一個老者看著女士子遠去身影,跟身旁之人笑道:“你等可曾聽過,有女子做官地麼?”
旁人笑道:“稀罕!可說不得,咱大秦日後可說不得有女子做官!”
策騎疾馳的女子一路探尋,不久便尋到了招賢館,將馬解與隨侍之後,女子這便直入招賢館,令侍從引薦館令大人。
館令聽聞有女士子登門來見,也是詫異非常,出來一見之後,便自道:“這位少姑,何事求見本令!”
那女子不卑不亢,以士子禮參見,道:“在下墨家弟子王良,乃秦地咸亨縣人士,聽聞新君求賢若渴,特求見館令大人,為王良錄名。”言畢兩名布衣隨侍竟是臺上一口碩大地木箱,館令聽聞這女子竟是墨家弟子本就吃了一驚,再見這口大箱,不由出問道:“這是?”
王良使人開啟箱子,笑道:“此為王良親身遊歷踏勘之後所撰《大秦三十二縣風物誌》,還請館令大人一一過目,上呈國君!”
第一部隴西烽煙卷六墨子攻略…卷七變法強秦 第140章 墨襲華山
嬴無敵一年九月二十二,秋末。
秋風颯爽,秦國的驪山大營之內一片熙攘。此時正是暮食時分,大營之內數百道炊煙裊裊隨風散亂,將整個營地所在的山丘之地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青色煙霧帳幕中。
就在距離驪山大營不遠的一處山頭上,兩名樵夫一面手腳麻利的樵採柴木,一面卻不時斜眼去數大營裡升起的炊煙。片刻之後,兩人各自揹負起一擔柴薪踏上返家之途,行至半途是與一個鋤禾老漢不期而遇,三人對視寒暄,說了些不疼不癢的農家雜事後便自別過,其後老漢歸還家中,取了一節炭頭做筆,在一片竹板上寫下了幾個怪異的文字。
其後二日,這片竹板行山過水,幾經周折,跨過數百里險途來到了魏國華山大營,擺放於魏國上將軍龐涓的長案之上,而大魏國上將軍龐涓撿起這片竹板只看了一眼,便隨手丟給一旁的吏道:“歸宗在案!”
自從魏歸安邑,龐涓便率了佔魏國精銳主力半數的四萬魏武卒精兵和五萬步卒、役夫直赴華山大營鎮守。就龐涓看來,齊國趁人之危佔魏國十數城不過是足癬之疾,而緩過氣來的秦國一旦展開復仇之戰,定將是大魏國的心腹大患。因此,龐涓上奏魏特請鎮守華山大營,而將東線收復失地的戰役交給了魏國的另外一名宿將魏壽,就他看來想要收復魏東失地怕要經年累月,可若是華山大營失守,讓秦國一舉收復函谷關這個關中門戶之地和華山以西的大片沃土得以休養生息,只怕屆時距離魏國滅亡之期便不遠矣。
魏國對外攻伐的戰略上,龐涓一向主張的就是:“首滅秦”。
隴西秦國雖然荒僻,可卻是除燕國之外唯一和魏國接壤並且能夠一口吃下的產馬之地。魏國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